我轻蔑道:“殿下一直说要娶我做正妃,可我从未应承。况且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便应了,也是淫奔。小时候的荒唐事,我早就忘记了。”我低头不忍看他错愕的神情,恍惚听见身后有脚步声,还以为芳馨回来了,于是回头道,“姑姑,将玉珠拿过来。”
芳馨却并没有回来。我就像一个狠心自断双腿的愚勇之人,激愤之下不及寻找支撑的双拐。冰冷的墙面冻得我半边身子都僵了,空荡荡的心窍上像有几千只鼓槌在乱敲。
高旸不忍,脚步一动,就要上前看我。恰巧不远处有几个宫人经过,他不动声色地退了半步,冷笑道:“那白玉珠是我当年赠予你的信物,我既给了你,就没有收回的道理。你嫁不嫁他,与我无关。我娶不娶你,也与他无关!你多保重,孤走了。”说罢作了一揖,拂袖而去。
芳馨这才捧着盒子走了出来,扶住我道:“姑娘,这玉珠……”
我转过身,望着高旸头也不回地进了益园:“姑姑来迟了一步,拿回原处放着吧。”
芳馨看我满面泪痕,不觉心疼道:“世子殿下对姑娘多年的心意,不可谓不诚。姑娘如此自苦,都是为了保全他。”
我苦笑道:“保全他?”
芳馨道:“姑娘多和昌平郡王说了两句话,陛下便问个没完。若知道世子殿下对姑娘的心意……何况信王是废骁王的同母弟,是陛下千方百计要防范的。”
我一向不愿与人谈论高旸之事,于是冷冷地打断她:“我没有姑姑说的那样好,我也只是自保。原本便是男婚女嫁,各不相干。由他去吧。”
芳馨微微一笑:“也好。只顾自己,也能少些病痛。”
我回到漱玉斋,歪在秋千架子上。双腿在地上一撑,裙裾飞旋,扬起所有开到尘埃中的花:“不错,从此以后,我要多想想自己才是。”
正文第112章女帝师二(41)
第二天是华阳公主四周岁的生辰。一大早去守坤宫向华阳公主拜寿之后,便回漱玉斋更衣,预备去清音阁看戏。换过衣裳,我去西耳房歇息片刻。芳馨正要收拾出门要带的物事,我叫住她道:“华阳公主寿诞,王爷公主们定要进宫来贺的。姑姑去打探一下,信王一家几时进宫。”
芳馨道:“小钱一早去内阜院打听过了,说是午后才进宫。姑娘若不愿与世子见面,午宴后便在漱玉斋午睡好了。只是,听说启姑娘也被太后宣进宫了,姑娘也要避而不见么?”
我歪在榻上,合目叹道:“太后要亲眼看看这一对璧人。我去做什么?”
芳馨掩口笑道:“姑娘这话,是在和太后赌气呢,还是在和世子赌气?”
我睁开右眼一瞥:“心里不痛快,不愿勉强自己罢了。”
芳馨笑道:“眼不见心不烦,于养病有益。”
我嗯了一声,翻了个身懒懒道:“到时候姑姑去禀告皇后,就说我身子不舒服,不能领晚宴。”话音刚落,便听得帘外颖嫔笑道:“我听宫人说,你一大早就回来躺下了,也不怕人笑话!”芳馨连忙掀起簇花门帘,请颖嫔进来。
我下榻迎接,颖嫔却按住我道:“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何必拘礼。”
只见她换了一身秋香色短袄,下着淡紫长裙,既清爽又端庄。唯有胸前的金项圈下坠着一朵鸽血红攒成的小小美人蕉,平添了几分俏丽与热烈。
我端坐起身,正一正锦袄,笑道:“那下官就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