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玄幻奇幻>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第七卷夺惊变第三十二章荒唐王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卷夺惊变第三十二章荒唐王爷(1 / 2)

哦?究竟哪里蹊跷?”猝然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我几镇定和冷静的思维。关心则乱,现在的情况等于自己的儿子被居心叵测的歹徒绑架,索要巨额酬金一样,很难保对方会不会心情不好来个“撕票”而这种情况都是由于熟人作案而怕被人质指认出来,所以才下手狠辣的。眼下也是类似情节,只不过我成了迷惘而失去方寸的当局者,对方索要的酬金也仅仅非巨额以满足,她要的是多尔衮的妥协,用以为交换条件。

多尔衮也大感头痛,他一面按揉着太阳穴,一面踌躇着说道:“从表面上看来,太后这是为了拖延时间,但问题就麻烦在这里,她拖延时间究竟是在等什么呢?按理说既然打定主意挟制于我,那么她肯定很乐意于通过这种渠道令我知晓,又何必故意隐瞒呢?”

我也一时间莫不清头脑,又捡拾起地上的书信,重新仔细地阅读了一遍,忽然心念一动,明白了其中因由的大概轮廓,沉吟一阵,猜测道:

“我觉得,这其中的玄机,多半在于那桩所谓弑君大案上。看太后和郑亲王的意思,他们大概是想把这个幕后主使的罪名安插在东青头上。但令人费解的是,谁都知道东青年幼,是绝对不可能有这等大逆念头的,只能将怀疑的方向转向你,从而得出你是罪魁祸首的结论。可是就算罗织罪名,指明你犯了大逆之罪。他们又能拿你怎么样呢?你怎么会如他们所愿束手待毙呢?”

多尔衮冷哼一声:“昔日皇上登基,我和郑亲王还有诸位王公、贝勒、大臣们对太庙宣誓,‘有不秉公辅理、妄自尊大者,天地谴之,令短折而亡!’可见太后是要拿这一条来提醒我,不要违背当初的誓言。虽然我未必能受她挟制,但是若要公然违背这一条,还是违背了君臣之道。就威信扫地。成了出尔反尔。令人鄙视地无耻小人,以后还如何号令群臣?”

我忿然道:“怕这个做什么?当初宣誓时只不过是说违背誓言的会遭天谴,又没有说乱臣贼子就要全朝共诛之,全民共讨之。况且你自己也认为这天谴之说并不可信,又顾忌什么呢?再说咱们也完全可以用太后皇上被奸佞之臣蒙蔽,祸国乱政,以‘清君侧’之名杀奔盛京。将他们一干人悉数拿下,再行审判,这样快刀斩乱麻,绝对不留后患。”

多尔衮出言提醒道:“熙贞,你别忘了,咱们的儿子还在她手里呢,兔子逼急了还会咬人呢,你能保证太后见到大祸临头。就来个玉石俱焚?”

“不然。在目的达到之前,人质是不会有性命危险的。太后肯定预料不到你会翻脸无情,不顾儿子的性命而断然发兵。到了兵临城下之时,她不交出咱们的儿子自然是死路一条,如果交出来,兴许你还会留她一条性命,她会失去这点理智吗?”我一直不认为大玉儿这个精明算计之辈会连这笔账都算不明白,傻到了玉石俱焚的地步;况且她有没有这个勇气,我也深表怀疑。

“嗯,你说得有理,”多尔衮凝神思虑了一阵,撑着身子吃力地坐了起来“这样吧,我给两宫皇太后写封信,和她们谈谈交换条件。”

“别,你地身子还正虚弱着,现在别急着起来,你打算怎么写,我帮你捉刀好了。”我急忙扶着他,生怕现在一静一动间影响了血压,令他本来脆弱地心脉不堪重负。

他转头来笑了笑:“你别担心过甚,我又不是泥捏地,用得着这么护着吗?我现在感觉比先前好多了,写几行字也累不着。再说这事儿耽误不得,太后看不懂满汉文字,只能用蒙文,你又不会写。”

我不解道:“可是她们也可以找通译解读啊!”“这事关系重大,不能让太多的人知晓,况且我还要给圣母皇太后单独写一封密信,有些必要的问题很有必要点醒她,叫她自己心里有数。”

两封信写完,多尔衮又开始提笔给巩阿回信,叮嘱他暂时不要轻举妄动,同时加派人手,寻查世子下落,确认世子确实无恙,再回信禀告。

重新煎好的汤药端上来时,他最后一笔写完,方才稍稍松了口气。我服侍着他喝完药,然后回到卧榻上躺下。看到他疲惫地闭上眼睛,我不放心地问道:“王爷,依我看,明天的祭孔大典,你还是不要去了吧?派一位朝廷重臣代替你去致祭,也未尝不可。”

“不行,今日朝会上已经确定了的,怎么能朝令夕改?再说我突然不去了,还不是徒惹怀疑,让群臣疑心我的身体状况不佳?”他地回答是用不容置疑的语气,所以我也不能再继续反对。

我无奈地叮嘱着:“那你明日还是乘轿去吧,也免得路上颠簸,也可以适当地令礼部官员削减部分繁文缛节,冗长礼仪,免得你的身子吃不消。”

“嗯,我知道了,你叫人把信送出后,也早点歇息吧。”说完之后,他就不再言语了,眉头仍然微微蹙着,也不知道是身体仍然不适还是在继续焦思劳神。为了不打扰他,我安排人手将信送出后,转身到隔壁睡觉去了。

这个不眠之夜是在辗转反侧中度过的,直到临近天明,方才勉强入睡。不知道过了多久,被窗外的净鞭声响惊醒。我一骨碌爬起,上鞋子从窗口向外探看着,只见武英殿前偌大的广场上,从汉白玉栏杆以下,按照品级排列的文武官员们,全部身着重大典礼时的吉服,井然有序地翻下马蹄袖,鸦雀无声地跪满了整个广场,放眼望去。果然是红缨如云。

庄严而堂皇地礼乐声奏起,多尔衮穿了一身四团龙补地吉服,外罩黄纱衣,头戴镶嵌十颗东珠的吉冠,在数十名身穿巴图鲁背心的两黄旗巴牙喇兵地簇拥下,登上了三十二人抬的杏黄銮舆。遍观四周,但见法驾繁芜,旌旗蔽空。这种排场与从前在盛京的比起来。无疑是盛况空前的。

在两扇轿门关闭之前。多尔的视线忽然遥遥地朝我这边望来,与昨晚比起来,简直就是判若两人。他现在地精神状况极佳,整个人都焕发着自信而威严地容光,恍如君临天下。对我注视了片刻,他向我投之以安抚慰籍地目光,我也还之以宽慰的笑容。

等最后一批官员全部离开广场。已经足足过了小半个时辰的光景,可见这次祭孔大典的隆重。望着重新恢复了宁静和空旷的广场,我忽然觉得心里面似乎空落落的,因为今天的天气并不算好,根本看不到日头,但见阴云密布。

我呆呆地站在窗前,心里不停地做着各种设想,猜测着此时东青究

情形。他年纪还小。这一下失去了自由。自然也不好脸色看,他应该着急慌恐才对。说不定现在他在哭喊着呼唤着额娘,说不定早已嗓音嘶哑。哭着哭着入睡,然后又因为做了恶梦而满头大汗地醒来

现在已经是阴历七月二十九。原本在秋老虎地时节,太阳本该有的,却在那日躲在云层里死不出来。闷煞了些鸟雀,一大片一大片的在空中飞旋,烦躁的叫着,像要把太阳呼喊出来。然而,却终归依旧。

我心神不宁地抬头望向苍穹,灰蒙蒙的天,像生闷气的老头脸。忽然“呱啦”一声,一只拳头般大小的黑影从面前掠过,吓得我尖叫一声,捂着心口倒退两步。

“哼,正心烦的时候,连这些畜牲飞禽都来折辱我!”我恨恨地骂着,一转头正好瞥见了墙壁上悬挂着地弓箭。自从进入紫禁城以来,多尔也把他们满人在关外地习惯也带了进来,几乎每间留下他足迹的宫殿内,都悬挂上了各式各样的弓箭,以彰示统治者不忘尚武习气。

愠怒之下,我将满腔忧烦全部发泄到了这群专门吃腐肉地飞禽身上。当即取下一张软弓,搭上雕翎箭,瞄准黑压压的最密集一片,手一松,羽箭立即脱弦而出,径直向乌鸦群中疾掠而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