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玄幻奇幻>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第九卷净土千秋掩风流第三章仁慈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九卷净土千秋掩风流第三章仁慈也(2 / 2)

说着,他的目光转向廊外。那个方向过去。越过一道道红砖黄瓦的宫墙,要不了多远,就是达赖喇嘛现在居住着地东黄寺。“若说残酷。那些大喇嘛们在西藏的统治,可远比大清残酷。他们那边,除了领主和喇嘛,其他人统统都是奴隶,每天被人用皮鞭驱使着干活。每到喇嘛祭司们需要牺牲时,就抓奴隶们过来剥皮挖眼,开膛破肚,用他们的内脏头颅和鲜血来供养和召唤他们的魔鬼。如此残酷,那些奴隶们为什么不反抗?因为他们人人都信奉喇嘛教,喇嘛教的教义里,人生来就是受苦的,受越多的苦就越有希望在死后进入他们想象中最美好的天界,或者实现永生。所以他们就算受再多地苦难,也不敢反抗。

像西藏,蒙古这样地域广大而辽远地地方,若要派遣官员和军队去管制,肯定是鞭长莫及,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些地方的人统统都信奉喇嘛教,听任大喇嘛地统治。我只要让这些大喇嘛们臣服于朝廷,这些地方的小民,自然也就臣服于朝廷,不敢反抗。

大清疆土如此辽阔,治下民族众多,若要江山一统,就必须令各族不生异心。要让汉人们知道造反是死路一条,老老实实才有活路;要让朝鲜人畏惧于大清军威,不敢蓄怀异志;要让藏人和蒙古人都信奉喇嘛教的教义,以为现在的受苦就是为了死后的转生,才不敢反抗。只要把各族人所敬畏的东西掌握住,这个天下也就安稳了。”

我默然了,或者说,是哑口无言了。不得不说,多尔衮这一套长篇大论,虽然貌似歪理,却是实实在在的,令我无法辩驳的。虽然很冷酷很自私,但事实也确实如此。

我想起了古罗马时期的一个例子:在大约“前三巨头”出现的百年之前,罗马还是由元老会管理的“民主制度”国家。有个执政官在他当政的时候为了给民众谋取福利,损害了很多元老贵族的利益,得罪了很大一批人。后来这些元老们集结军队进入罗马城,杀掉了这个执政官的亲信们,将他和残余部队包围在月亮神庙里。在这个过程中,昔日没少受他恩惠的民众们却没有一个人出来保护他,为他说话。在即将覆灭的最后一个夜晚,他终于醒悟这些,不过已经迟了。于是这位愤怒之下的执政官在月亮神像面前立下诅咒,说罗马城的人民早晚要沦落到暴君的统治之下。第二天一早,敌人杀了进来,他一路逃命,路上很多民众围观看热闹,甚至很多人拍手叫好,喊他跑快点。最后,结局毫无悬念,他被追赶上来的敌军杀掉了,尸体被剁成肉酱。

而他的诅咒也在他死后百年实现了,屋大维称帝,建立了君主统治的罗马帝国,后来的皇帝中还出了著名的暴君尼禄。果然,罗马人民最后沦落到了暴君的统治之下,真是莫大的讽刺。

我终于悟出了这个道理,要当一个成功的政治家,要想笑到最后,就不能做善人,不能做好人。有道是“好人不长命,坏人寿百年”虽然冷酷和厚黑的人未必能成功,但是成功的政治家必然具备冷酷和厚黑的性情和作风。多尔要告诉我的,显然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他对蒙古的政策,更是阴险狡诈异常。蒙古这个民族虽然自元末衰落之后,这两三百年来也始终没有复兴起来,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人心不齐,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民族就算再如何彪悍善战,也没有办法强大起来。无论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都看准了蒙古的这个弱点而加以利用,一面以联姻方式拉拢和自己亲善的部族,分化各个部族之间的关系,一面以铁血手段剿杀与自己为敌的部族,在短短二十几年的功夫就以区区四十万满人而统治了五百多万人口的蒙古,甚至让蒙古的铁骑们投在八旗之下,出力卖命。

而多尔衮为了提防蒙古未来的威胁,想出了一个阴损的办法,就是让他们都信奉喇嘛教,每家每户的男丁中必须要有人出家做喇嘛。至于手段,属于威逼利诱型,做了喇嘛好吃好喝,家人也跟着沾光;不做喇嘛就要充军打仗,随时准备送命。所以很多人自愿出家。当了喇嘛,就不能成家生育,久而久之,人口的增长就减缓了。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蒙古的人口必然锐减,所能给清朝构成的威胁,也就小很多了。

我在现代的时候,还很诧异于清朝为什么能够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国,在这等残酷的民族镇压手段下还能维持近三百年统治;为什么能够统西起中亚,北至贝加尔湖,东到海滨,南到缅甸这样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庞大疆土,这是历代汉人王朝所从未达到的境地。现在看来,也许一个高明的民族统治政策,甚至要胜过百万雄兵。而多尔衮所坚持施行的各个“弊政”现在看来不但不是弊政,反而是从国家统一和社稷稳定角度上来说,实实在在的“利政”这些政策的利处现在还看不出来,可等到几十年后,历史自然会给他证明这个正确性的。

想明白了这些,我再看着眼前的这个男人时,就忽然意识到,我以前竟是误解了他的真实用意,严重低估了他的治国能力,还有他的可怕性。难怪我这些年来多次劝他少杀人,都没半点作用,原来在他心里,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杀最多的异己和叛逆,是维护基业稳固的最好手段。在政权的稳定面前,任何事情都要服从这个大局,不论是百姓性命,还是他的暴君名声,都是无足轻重的。何等冷酷,又是何等的明智?

如同拨云见日一般,我彻底地领悟了。在这一刻,我忽然觉得自己的心,也像廊檐上的冰雪一样,冷硬起来。原来,站在一个统治阶级的立场,仁慈也是错。

“皇上说的这些道理,我差不多明白了。可是,我觉得一味实施苛政,而忽略了仁政,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当然不是长久之计,不过你不用担心,咱们不是有东青和东海吗?”提到两个儿子,多尔衮眼睛里的目光,重新温暖起来,就像在青光下融化了的冰山积雪,汇聚成溪,潺潺流淌着无尽温情。“施仁政他们去,背黑锅由我来。这样的安排,最好不过。”

第九卷净土千秋掩风流第三节仁慈也是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