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女生频道>燃烧的海洋> 第七十二章 炮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 炮击(2 / 2)

毫无疑问,这是徒劳无果的举动。

朝美军战舰砸来的不是弹道导弹的弹头,而是从七百多公里外的大型综合战舰上投掷而来的大口径炮弹。

与传统舰炮不同,大口径电磁炮发射的炮弹有较为独特的弹道。

发射的时候,这些炮弹都是垂直升空的,准确的说大口径电磁炮都是垂直发射,炮弹首先上升到一百五十到一百八十公里的轨道高度上,然后在小型火箭发动机控制下,完成弹道偏转,整个弹道中间段的高度都在八十公里以上,在到达目标上空的时候,再以八十到八十五度的俯冲角进入末段弹道。

采用这种弹道的最大好处,就是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射程。

如果仍然采用抛物线弹道,即便是线圈电磁炮,最大射程也不会超过四百公里,而且弹道顶端依然高达一百多公里。

事实上,如果对炮弹进行适当改进,比如在质心附近安装一圈小型火箭发动机,就能使中段弹道大幅度延长,从而大幅度提高最大射程。当时中国海军没有研制这样的炮弹,主要是成本问题。

要,在海军眼里,舰炮的主要用途的打击地面目标。可以说,八百公里的射程已经足够了,因为绝大部分地面战场离海岸都在这个距离之内,没有必要继续提高射程。只有在有对海打击的时候,才有必要提高射程。当然,这也得看情况决定,即打击海上目标,有很高的要求,也就需要及时提供准确的战场信息。从战术角度来看,如果能够持续监视目标动向,也就用不着使用舰炮了。原因是,在这种情况下,其他任何一种打击手段都能够达到同样的目的。

当然,战场上总有例外。

这次,中国海军就不得不拿那些原本用来轰击地面目标的舰炮去打击敌人的战舰。

首轮开火,八艘大型综合战舰首先锁定了两艘美军的防空巡洋舰,以四对一的方式进行了短促急射。

因为实际射程不到八百公里,只有七百公里多一点,所以可以通过调整炮弹弹道中段高度的方式,确保让一门舰炮发射的二十四枚炮弹能够同时落下。当然,这也得益于线圈电磁炮的射速优势。因为在发射的时候,线圈电磁炮的炮弹不与炮管接触,而是在强电磁场的作用下悬浮在炮管中央的,所以不会因摩擦产生热量,大幅度降低了炮管受热效应,也就能大幅度提高射速。如此一来,与轨道电磁炮相比,线圈电磁炮只需要解决发射的时候,强电流所转化的热量。

结果就是,首先遭到打击的两艘美军战舰,各自需要面对九十六枚炮弹。

毫无疑问,这大大超过了美军战舰的反导拦截能力。

事实上,拦截炮弹比拦截弹道导弹弹头困难得多,因为炮弹的体积更小,更不容易被那些专门为应付导弹弹头的反导导弹击中。要,此时几乎所有的专业反导导弹采用的都是撞击战斗部。在反导导弹的拦截精度一致的情况下,拦截目标的尺寸,直接决定了反导导弹的拦截命中率。

黑龙江级的电磁炮的口径为两百毫米,而次口径炮弹的直径只有一百八十毫米。

即便与最小的弹道导弹弹头相比,炮弹的目标面积都小了一个数量级。

美军反导拦截的效率非常低,结局也就非常悲惨。

只是,在第一轮打击中,只有一艘是巡洋舰,另外一艘则是被误认为巡洋舰的多用途驱逐舰。

顷刻之间,布里斯班号就被数十枚炮弹击中。

虽然电磁炮炮弹一般没有末段自导系统,也没有卫星定位系统可用,但是在采用了最新式的惯性导航系统之后,炮弹在八百公里外的误差也不到五十米,而一艘防空巡洋舰的宽度往往在二十五米以上。如果是三船体战舰的话,即便是驱逐舰,宽度也在四十米以上,被炮弹击中的概率并不低。

这次毁灭性的炮击,彻底葬送了布里斯班号。

同样遭到攻击的那艘多用途驱逐舰的下场更加悲惨,因为驱逐舰的排水量更小,更容易遭到毁灭性打击。

要,对于重达一百多公斤的炮弹来说,就算没有装填炸药,以超过二十马赫的速度砸下来,其动能也高达五百万兆焦,相当于中国陆军反装甲平台电磁炮打出的穿甲弹的上千倍。说得直接一点,就算这些炮弹没有爆炸,也能轻而易举的击穿任何一艘排水量在两万吨以下的战舰的所有甲板。如果炮弹里装填了几公斤高能炸药,而且又延迟引信控制,破坏效果将更加明显。

炮击行动并没暂停,也没有必要暂停。

八艘大型综合战舰在进行了第一轮短促急射之后,只用了十五秒计算火控数据,然后就进行了第二次短促急射。接下来,每次都只花了十多秒调整火控数据,主要就是为待发射的炮弹锁定飞行弹道,然后就向下一批目标开火。只用了不到五分钟,八艘大型综合战舰就完成了针对美军护航战舰的炮击行动。

首先打击护航战舰,特别是巡洋舰,也主要是为了消除潜在威胁。

要,美军巡洋舰上也有大口径电磁炮,就算射程达不到八百公里,也是一个不小的潜在威胁。更重要的是,美军巡洋舰上都有一定数量的重型反舰导弹,而且这些导弹的射程肯定在一千公里以上。

相反,美军航母上只有少得可怜的自卫武器。

可以说,没有了舰载战斗机,航母就是个空架子。

第七十二章炮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