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玄幻奇幻>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第545章 科举入仕才是你们最好的命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545章 科举入仕才是你们最好的命运(1 / 2)

第545章科举入仕才是你们最好的命运

当王大海说出这样的话来的时候,下面的百姓们是非常惊奇的。

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做科举制,同时也不明白这个科举制怎么就能让他们的后代儿孙们都能享福。

刘百户听完后还是感慨。

其实实行科举制度这个事情不是夏元吉提出来的,而是陈寒提出来的。

当时他们听完之后都觉得很惊讶,因为这完全就是要将这里变成第二个大名。

而且还是直接将他们给同化的大名。

其实刘百户一开始是觉得很奇怪的。

因为国公爷在大名的时候好像对科举制度很是不喜欢,甚至到了一定的仇视的程度,毕竟直接将孔家不少的前辈都给挖出来鞭尸了,这种讨厌程度可是不开玩笑的。

可是为什么到了三弗齐却又要用这种办法来控制这里的百姓呢?

不过很快有一个想法就在脑海里闪过,那就是这里好像没有孔老夫子。

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那些圣贤书,到底是谁写出来的。

而如果只告诉他们一定要将这些圣贤书背熟,然后考试,他们就只会觉得那些圣贤书只是明朝弄过来的书本而已,而不会去想其他的。

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刘百户终于是明白,为什么人家陈寒是真正的国公爷,而且这么厉害,原来一直都在这里下功夫。

让这些不知道具体的根源在哪的三弗齐人,潜移默化地接受明朝的文化,还不让他们知道根源在哪,这样一来他们就只会感恩明朝,而不是孔老夫子或者那些所谓的圣贤。

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杜绝神仙崇拜论。

明朝的那些读书人之所以会那样的崇拜孔老夫子,就因为他们觉得一切的学问,一切圣贤的终点,那都是孔老夫子。

孔老夫子能够在一千多年前,就创造出了儒家,这样的人就应该备受尊崇。

于是他的子孙孙都被读书人给供奉了起来。

而他们之所以供奉孔老夫子,有他们所崇拜的原因在,更多的则是把孔老夫子当做一张牌来打。

甚至将孔老夫子当作神圣,这样一来,那些个大儒们就可以借着解读经典的名义。

然后将所有违背孔老夫子言行的那些改革变法,都贬视为歪魔邪道。

而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完全就是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不被侵犯,因为只要把孔老夫子树立为神圣,那就可以愚弄所有的老百姓。

毕竟在老百姓的眼里边,那些读书人就相当于高人一等的贵族,他们就是真正的话语权。

天底下所有的道理都是从这些读书人的嘴里边说出来的,而读书人则把所有的天地道理的解释权,都归功于孔老夫子。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闭环,他们会说不是我们说的这些道理。

而是从一千多年以来,大家都在践行着孔老夫子的那些道理。

这一千多年来,我们的民族之所以发展的这么好,都是因为孔老夫子的光辉依旧在照耀着天下。

所以我们必须要去遵守这样的道理,我们必须要相信孔老夫子才能够真正带领我们走向更好的未来。

他们用这一套神话了孔老夫子的个人,达到了保护他们利益的目的。

这一千多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掌握了权力之后。

他们就像屎壳郎滚的屎球一样,越滚越大,将最核心的利益牢牢的锁在那团粪球的核心。

然后在粪球的周围一圈又一圈的用屎把它给糊住。

这样一来,一旦有人要动这堆屎的时候,会发现外面是一层厚厚的粪球,让你碰碰不得,还臭不可闻。

而这就是他们这些人丑恶的面貌。

可是他们却又不承认。

因为他们一直都觉得自己掌握了话语权,这些读书人为了掌握话语权,那可是无所不用其极。

不管是在民间散布所谓的读书最高贵论,同时在朝堂之上也左右着皇帝的意志。

别看他们好像是皇帝的臣子,可是很多时候皇帝要治国,就得靠他们。

同时还有一个因为皇帝本身就是最大的地主。

皇帝是不可能跟普通的老百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他们与那些读书人才有共同的语言。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即便是皇帝为了统治天下。

他也只能昧着良心将读书人的那一套,当做是自己治国的不二法门。

可也正因为如此,才导致大量的百姓无法得到深渊。

让大量的百姓就只能被这种论调给统治,读书人的权利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扩张。

所以在明朝为什么国公爷,要那么努力的打击那些读书人,就因为这些读书人一个个的把权力都给扩张的太厉害。

但是如今如果把这些东西,都给弄到三弗齐这个地方来的话,那就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首先来说如果没有了一个所谓的圣贤,也就是读书人心目当中故意树立起来的那种丰碑的话。

这里的读书人就只会认为,一切都是由于明朝的安排,他们感激的是明朝感激的,不是那个所谓的圣贤。

这就非常好办了。

所以当想到了这一点之后,刘百户就非常的佩服陈寒。

这实在是一个天才的举措。

或者说如今的科举制度在明朝,已经不能够把它当做唯一的官员晋升的途径。

但是在其他的地方,或者说除了明朝之外的任何地方都可以。

因为就的确是选拔人才相对比较公平的。

虽说到了后期,可能会出现读书人扎堆之后。

为了自家的前途而去,互相联姻形成士绅阶层等。

既然知道可能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提前将这些东西都给遏制的话,说不定就可以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估计当时的陈寒也是基于这个考虑,所以才会这么去想。

这么一想,刘百户对于陈寒现在的佩服那都是到了五体投地的地步。

谁也没有想到,在明朝的时候估计陈寒就已经想好了,要怎么才能够利用科举制度。

至少不要让明朝那些读书人一个个的把科举制度给神化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