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第1430章 国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1430章 国事(1 / 2)

第1430章国事

袁熙这边已经到了大殿,他坐上了冰冷的王座,同时环顾四周,发现宫殿很多地方都积尘了。

这让他颇为唏嘘,虽说蓟城是晋国都城,但这几年来,反而是呆的最少的。

他望下左边的文臣,沮授坐在首位,但气色并不好,知道其先前的上表并无虚言,应该也是到了年纪了。

前段时间,沮授给在邺城的袁熙上表,说身体日渐不济,请求袁熙近况寻找替代的人选。

袁熙接到信后犯了难,如今晋国是分左右两相,沮授因为资历和人脉,是排在诸葛亮前面的,所以他的接替者,按道理应该是诸葛亮。

然而诸葛亮接下来的日子,需要坐镇邺城长安一线,恢复关中农业生产,同时保持对魏国攻势,除了他之外,别的官员都不具备诸葛亮的军事内政综合能力。

袁熙自然不会觉得这个时候沮授无病呻吟,应该确实是身体出现了问题,但蓟城的官员这些年多在中层,无一能够完全代替沮授的角色,对此袁熙也是犯了难。

经过多番思虑过后,袁熙发布了两道诏令,一是命令南昌的鲁肃张昭北上蓟城,在袁熙看来,江淮的江东出身官员不少,如今那边没有战事,这么多谋士太过浪费,有陆逊和张纮坐镇当地就足够了。

二是起复在蓟城义学教书的辛评,以及任用在黄县当了七八年县令的羊衜。

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鲁肃张昭都是天下名士,但江东出身会让北地官员心中有些想法,于是原来身为袁谭属下的冀州派辛评羊衜,便成为了居中调和的缓冲,毕竟两人在袁绍旧部之中,还是相当有影响的。

沮授之后,其负责的事务接替人选,便由这四人之中选拔,亦或共同分摊,其中难免出现混乱,所以在这个过渡期内,袁熙便借着处理关外鲜卑的由头回蓟城坐镇大局,同时也是通过对付鲜卑的过程中,考察四个人的能力。

他在堂上坐着,看到沮授的脸色,便知道其已经很虚弱了,但公事当前也不好多问,便对众人道:“诸卿也听说了北部草原逐渐形成几个有威胁部族的事情。”

“朕以为先前的养蛊之法有欠考虑,这种养虎为患,坐山观虎斗的做法,迟早会被反噬,所以我想听说,诸位对草原将来局面发展的看法。”

文臣武将们都看向沮授,却发现其并没有开口的意思,便知道沮授这是留给其他人表现,不由都沉思起来。

按道理这种环节,文官应该先就大略发言,但前段时间袁熙选擢鲁肃四人,则让众官摸不清头脑,一时间都踌躇不已。

之所以如此,是众官当初都知道沮授身体不耐,有辞官之意,对于之后的人选,众人则是私下猜测过。

沮授之下,威望最高的,当是袁术从弟袁胤,其当初带领袁术族人投降,后来一直在蓟城为官,不论是背景关系还是威望能力,皆是有目共睹。

另外一个也姓袁,乃是出生于陈郡袁氏,虽然不是汝南袁氏,但却同样背景不低,其父乃是汉司徒袁滂,其和刘备有交,被刘备推举为秀才,后到袁术手下为官,在袁熙打下寿春时,也被一起俘虏。

后经袁胤举荐,一同到寿春任职,至今已经十余年,也是政绩斐然,且其敢于直言上谏,颇得袁熙赏识。

袁胤袁滂这些年的政绩,远超其他同侪,所以众人当初都以为将来的丞相人选,必定是从这两人之中选出。

结果袁熙将鲁肃四人调来,同时任命为幽州别驾之职,众人这才恍然,左右两相,是不可能在袁氏族人内选出了,怪不得陆逊身为陛下义弟,当初都没有成为丞相!

但想明白了这点,众人心里反而有了如释重负之感,因为这表明,袁熙起码当前并没有利用袁氏族人压制外姓的想法,这怕是看到曹操重用曹氏夏侯氏,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果后,做出慎重考量的结果。

而且袁熙将那么多名士官员调到蓟城,也给幽州官员吃了颗定心丸,因为之前一度有传言沸沸扬扬,说袁熙可能要将国都立在邺城,毕竟甄皇后都跟着过去了。

这也倒让幽州官员们心中有些想法,搞了半天自己这些人,是被放弃了吗?

如今众人看到袁熙重回蓟城,并将如此多的重要官员调过来,皆是心中松了口气,看来陛下的心思重点,还是在关外啊。

袁熙见众人都在苦苦思索,却抬眼看到袁滂不时抬头,面现纠结之色,便出声道:“曜卿,你是不是什么事情启奏?”

袁滂听了,稍稍犹豫一下,便开口道,“臣以为,先前陛下所做,有一事不妥!”

众人听了,皆是一惊,袁滂其实是类似于祢衡张昭那种直言不讳的角色,每次他发言,都能惹得众人心惊肉跳,如今这一开口,显然并不是什么寻常事情。

袁熙饶有兴味道:“朕听着。”

袁滂说道:“陛下以皇后坐镇邺城,以桥夫人坐镇寿春之举,乃是妇人干政,牝鸡司晨之误!”

此话一出,堂上众人齐齐眼前一黑,这是陛下刚一回来,你袁滂就来了个大的!

袁熙听了,不仅没有动怒,还面带笑意,出声道:“愿闻其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