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官邸,议事厅。
刚刚从城墙上,巡视回来的刘磐,忍不住对张绣说道:“张将军,对方已经在城下叫骂了两日,嚣张非常。将军避而不战,使得宛城守军天天遭骂,士气大减。在如此下去,宛城不战便因为士气的关系而败了。
此刻正是与敌交战,鼓舞士气的大好时机,为何还不出战?”
张绣微笑的解释道:“文和先生说此刻决非出战的最佳时机,敌将勇悍,赵云、张飞、许褚人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若出战必为其所败。如此,不士气受到伤害,还会损耗兵力。与其出战被对方击败,不如静观其变,等待时机,再谋求破敌之法。”
刘磐性格刚烈,但并非无谋之人,兵法韬略,也自知甚详。坚守待变、伺机出击次道理他还是明白的,只是城中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所孙灿与张绣结盟,一起对付刘表的流言蜚语,让他不得不为之担忧也就特地过来,探探口风,说道:“孙灿小儿假仁假义,三番四次犯我荆州。此人野心颇大,将军切勿被其表面所欺骗,做出悔恨终身的事情,到时后悔晚矣。”
张绣面上出现一丝冷汗,心道:“文和先生说的果然不差,刘表果然对自己忌惮了起来。”当即,大义凛然的赞同道:“孙灿小儿曾在战场上,令其麾下大将徐晃,杀我叔父张济。我与他有不共戴天之仇。
今日,能和刘荆州结盟,一起对付孙灿小儿,不甚欢快。诚然,孙灿确实是文武全才,世间少有,但是,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对付孙灿,何愁孙灿不破。”
刘磐听了张绣的话,放心的点了点头,也就不在说出兵一事,对于他的结盟之心,也有了新的认可。
不过,这个认可,并没有维持很长时间。
这天,也就是孙灿无条件下令撤退的那一天。
“太好了,孙灿小儿终于安耐不住,撤军了。张绣将军,此刻正是出兵的大好时机,快快出兵吧?”刘磐急于打败孙灿,非常关心战事,每日都要至城墙上窥视孙灿军营。
这日,他发现孙灿军营中那些防守的极其严密的军营,突然变得懒散、混乱,顿时明白对方已经在前前后后的收拾行装,装备撤军,当即大喜,马上掣马向张绣说出自己看到的一切,急忙劝他出兵。
“果有此事,那好!传令下去,传令三军马上出兵。”张绣高声传令,脸上全是欢快之色,孙灿是当世之英豪,名扬四海,若他在此刻大破孙灿大军,那么他的名声一定会盖过孙灿。
届时,文臣武将相继来投,列土封王,还怕没有自己这一份吗?
贾诩暗叫“不好!”连忙制止道:“张将军不可,孙灿军退的蹊跷,恐怕有诈。”
张绣打了个激灵,暗道:“若真有诈,其不将他麾下将士推入死地?”想着,有些为难的看着刘磐。
刘磐此刻哪里能顾得上那么多,这是他最后一次立功的机会,如果在不战的话,等待他的将是军法的严惩,当即抗辩道:“文和先生,太过胆小,多疑。如今局势明了,对方撤军,正是追击立功,名扬天下的大好机会,将军切勿错失良机。”
张绣看了贾诩又看了看刘磐,顿时左右为难。刘磐的话也有道理,而且他这个人自己暂时惹不起,可贾诩又是每言必重,不能不听。
说实在他心里也想追击孙灿,只要打败孙灿,他就有了名声,有名声自然会有势力,随即投奔天下最大的诸侯,列土封王。
这就是他的梦想,不过他知道以他现在的名望,当一个诸侯都不能自给自足。列土封王更是想都别想的事情,除非他有出色的战绩,让人信服。而眼前正好有一个可以让他名望大增的机会。
战,还是不战,在他脑中徘徊。
贾诩作为一个谋士,他是相当尽责的,虽然他不是真心投奔张绣,知道他不是位名主,但是只要他在张绣麾下一日,他就会很有原则的为自己的主家,尽心尽力,出好每一个计策,即便对方是自己认定的明主,他也不会有任何的留情。
他知道张绣有些意动了,马上劝道:“将军试想一下,孙灿何等人也,为何平白无故的撤退,难不成向来多智的他,在这件事情上糊涂了?”
张绣认为有理,微微点了点头。
刘磐急道:“文和先生,有所不知,吕布已经和我军结盟,互不侵犯。并约定攻打淮南一地,前几日,孙灿急于攻城,想必正是因为得到吕布侵犯的消息,才急着和我军一战。而此刻,显然已经到达了孙灿的极限,时间紧迫,他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所以打算无声无息的撤离。
如此良机,不好好把握,实在太可惜了。”
张绣又点了点头,刘磐的话并非没有道理。
贾诩分析道:“退兵,有真退假退,不管哪一种退,善于用兵者,都会防御追兵而采取万全措施,故有的能在战场上战胜敌人,却往往在追击时因轻敌致被打败。
因此。孙子有“归师勿遏”之说,诩深知孙灿用兵之能,况且他这次退兵非败而退,而是破刘表援军,大胜而退,所以不能以等闲目光视之。
如果对方假退,我军追之,必上当无疑;如真退,对方也必然有所防备,故会遣劲将殿后,孙灿才华在你二人之上,若去定为其所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