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玄幻奇幻>舍弟诸葛亮> 第732章 公孙康:赵云!怎么老是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732章 公孙康:赵云!怎么老是你!(1 / 2)

陆议最终返航,已经是建安十五年的寒冬了。

他带回的北海道品种的水稻,至少要到建安十六年春,才能在辽东首次试种。

原产自库页岛乃至其他鄂霍次克海沿岸地区的黑麦,倒是能够跟冬小麦一样,在建安十五年冬就抢种下去。

然后在东北的大雪覆盖下、熬过一个冬天,等建安十六年开春后,确保能继续萌发生长,那基本上就能确保最终收获了——

赵云已经在辽东经营五六年,辽河平原如今的开发程度也已远非昔比,当地的汉人屯田户规模,也比五年前增长了好几成,并且积累了足够多的农耕经验。

所以赵云很清楚,越往极北寒冷之地,制约麦子类作物能否顺利收获的主要因素,就是能否扛过寒冬,确保来年有足够的生长期。

麦子类的作物,在生长的中后期,是绝对不能经受严寒的,而早期可以非常耐寒。

而越往北,夏天结束得越早,麦子就越要抢在夏末之前收割。

所以河北的麦子,可以初冬下种、在积雪下面压上两个月,开春后再发力快速生长。而到了辽东甚至更北方,麦类下种的时节就要再提早一些。

前几年赵云尝试在辽河平原种普通小麦,按照中原的播种时节下种,最后结果就是来年不够时间让麦粒充分灌浆,收上来的麦子颗粒都不饱满。

而提前播种时节的话,具体提前多少又不好拿捏,提前得稍多一点,麦苗在过冬时就直接冻死了。

毕竟赵云一共也就占领辽东五年,而且不是刚占领的第一年就开始做这个试验的。这样算下来,他最多也就三四次试验机会,至今未能试出最优解,也是完全合理的。

但是今年情况却不同了,陆议让人趁着入冬之前,抢时间送回来的第一批黑麦种子。

赵云在辽河平原上抢种,而且是按照“普通小麦如果种那么早就会在越冬时冻死”的时间节奏来种的。

最后忐忑观察了几个月,开春后黑麦继续茁壮长高。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赵云心中就笃定了:这玩意儿真能在极寒之地养活!而且早点下种也没事!

普通小麦越冬时会冻死的环境,这种新来的麦子冻不死!

虽然陆议带回来的那些土著向导都说,这种麦子产量比普通小麦低得多,主要是谷粒比较细小。

而且还不容易碾磨脱壳,麦子的黏性大,麸皮无法完整碾破脱下。只能是草草磨掉最外层一些实在坚硬粗粝的部分,然后内层的麸皮会跟麦芯一体。

不过,这些都是可以忍受的,大汉现在首先要解决的,是东北地区耐寒作物“有没有”的问题,然后才轮到考虑“好不好”。

而且麦子粗粝一点,麦麸磨不干净,对于这个时代的贫苦百姓来说,也不是什么问题。

按汉朝的生活水平,就算拿一块后世那种掺了锯木屑的全黑麦大列巴来、硬到能当武器用那种。给东北苦寒之地的农夫吃,他们也会觉得口味可以忍受,何况只是多点麸皮。

而且,黑麦幼苗成功扛过冬季、开春后继续茁壮成长的同时,赵云很快又收获了另一个喜讯。

那就是早春三月初,当他治下的屯田兵,把陆议带回的北海道稻种、直接洒在水温冰凉的湿润水田里之后。仅仅过了不到一个月,三月底时,这些水稻都开始发芽,并且秧苗的生长情况明显正常、良好。

赵云虽然不擅农政,但他久在幽州,没吃过猪肉也见多了猪跑。所以他很清楚,在辽东种水稻最大的风险就在于早春时水温过低,原本的稻种或许无法萌发。

而现在这批新的稻种,在水温还比较冰凉的季节就能正常发芽,仅此一项,对于开发比辽东更靠北的土地,意义就非常重大了。

(注:后世用于东北地区、一年一季的稻米,要求水温高于五度时才能下种。而汉朝时中原地区的水稻品种,还做不到在五度的冷水里就开始生长,很多种子要到十度左右开始发芽,而东北升温太慢,生长季时长就不够了)

……

赵云是个谨慎之人,所以陆议带回黑麦、北海道稻种后,他足足花了小半年的时间,慢慢摸索、试种,直到确认黑麦熬过了寒冬、水稻也能在相对冰冷的水中发芽后,他才彻底松了口气。

跟他一起操心这事儿的,还有如今身为幽州布政使的糜竺,上述具体的屯田和组织生产试验的活儿,都是糜竺具体操持的,赵云只是等个结果罢了。

好在糜竺出身豪商,从年轻时就专注于经营自家的庄园经济,对于这种开荒种田搞建设的事儿,自然也是熟门熟路,这才能把实验计划规划得如此井井有条。

三月底的时候,当一切的结果都最终出炉,确认这些作物能用于将来占领扶余国后、在扶余国故土上种植。相关的军事议题,也就正式摆上了台面,成为了下一阶段幽州文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月二十八这天,赵云和糜竺两人牵头,就在辽东郡治襄平县,举办了一场军议和会晤。下属的核心文武多有来参与,甚至还有几个被赵云征服、已经对他俯首帖耳的乌桓大人,也来参加了会商。

当然,那些乌桓人是没资格参与战与不战层面的讨论的。

他们只能在赵云决定要打之后,参与后半段“具体怎么打”的讨论。然后看看自己能领些什么任务、如果打得好的话,赵将军会许诺他们什么赏格。

“伯言带回来的这些种子,实在是好用,太适合在极寒之地种植了。而且稻麦俱全,一个用于水田,一个用于旱田。

这样无论将来占领了扶余国领土后,占据的是坡地还是沼泽,都能加以开发,都有粮食可种。

如此算来,司徒让我们酌情对扶余国动兵,争取在主公再次与曹贼全面开战之前多捞一点实利、并且彻底解除后顾之忧,此事十有七八该抓紧了。”

会议伊始,赵云本人还没发话,倒是负责内政和屯田的糜竺,率先表达了自己的乐观看法。

毕竟糜竺是幽州农政工作的第一负责人,他对于陆议带回来的这些东西究竟有多好,体会是最切身的。

他已经开始忍不住脑补将来打下扶余国后,把松嫩平原也变成千里沃野。

当然,如今松花江还不叫松花江,黑龙江也不叫黑龙江,所以那片扶余国境内的沃野,糜竺实际上是叫不出名字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