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玄幻奇幻>舍弟诸葛亮> 第746章 开启全面北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746章 开启全面北伐(1 / 2)

夏侯惇自以为抓住了太史慈派去给周瑜报信的信使,一时间兴奋莫名。

立刻吩咐属下把信使带上来、他要亲自拷问。

不一会儿,被反复搜身、又遭毒打、还衣不蔽体、手足都被捆绑的信使,就被带到了夏侯惇面前。

下面的人做事显然很认真,确保信使身上不可能暗藏任何武器。退一万步讲,捆得这么扎实,就算藏了什么东西,也没法施展,不可能对夏侯将军造成伤害。

这种小心谨慎,搁别的猛将身上,是很难想象的。

假设赵云、太史慈之类的武将,要亲自审问敌军信使、细作,哪里需要这么严密的戒备?细作有胆刺杀,也得掂量掂量敌将的武艺。

就算是曹仁、或者已死的夏侯渊,也用不到如此谨慎的安保。

但夏侯惇就是与众不同,谁让他曾经当过肉票将军,还被射瞎了一只眼呢,他身边的人早就被吓怕了,不得不尽量小心。

夏侯惇这人,绝对算是被演义高度美化存在。正史上的夏侯惇,军功战绩实在是拿不出手,倒是坐镇一方、稳定局面时还略有建树。

此时此刻,夏侯惇看着那信使的惨状,内心就很安心,他走到对方面前,来回踱了几步,似乎想摆出一副更有亲和力的姿态。

“太史慈让你们给周瑜带什么话?是不是要你们告诉周瑜不用担心,他很快会重新组织援军、再来救一次南皮?还是说,赵云也会来救南皮?只要好好说清楚,本将军不屑于为难你们的,还能给你们衣食富贵。”

夏侯惇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有亲和力一些、不屑于跟底层苦哈哈的士兵计较。这样也能让他开出的条件显得更有真实性。

然而,那被俘信使的反应却稍稍出乎了他的意料,对方既没有顽抗不肯张嘴,但也没说出他想要的答案。

“太史将军不是让我们去通知周瑜援军将至的……太史将军手头只有袁大公子的青州军旧部,他没能突破将军的阻击,就只能重新渡河休整、隔河声援以分敌军势。”

夏侯惇听了,不由眉头一皱。

太史慈居然这就怂了?莫非有谋乎?

而且如果是纯粹的坏消息,太史慈通知周瑜干什么?打击周瑜士气么?

这肯定不合理,太史慈肯定是另有好消息要告诉周瑜的。

不过,夏侯惇也算有点脑子,他的基本见识还是有的,眼前这些俘虏并不是什么城府很深的样子。

刚才他们说那番话时,表情和语气都非常自然,也没打算隐瞒,显然是知道“这种消息不是好消息,所以敌人也不会刻意封锁,说出来也没什么问题”。

夏侯惇觉得,应该是自己的问法有问题,比如没有问到关键的点,导致敌人都不屑于骗他。

调整了一下思路后,他决定先把这些俘虏带回东光县城,再让随军的荀攸帮他参详一下。

当然,这回去的一路上,他也会让参军、功曹帮着他先顺带逼问一下,看看那些俘虏是不是故意说一部分保留一部分,该打的时候就打。

……

一天之后,夏侯惇的军队顺利回到东光县,于路无话。

夏侯惇的全部指示,也都按部就班得到了执行和贯彻,半路上的时候,他的参军、功曹就已经用了不少手段,拷问出了一些信息。

等回城后,荀攸得了夏侯惇的命令,也赶忙亲自过问了这事儿,梳理了一遍口供,并且又查漏补缺面审了一轮。

最终,在荀攸这种智者的缜密排查下,夏侯惇总算是得到了一条绝对靠谱的实信。

“夏侯将军,在下已经问出详情了。太史慈虽然被将军击退,无法增援周瑜。但他试图通过信使突围送信,告诉周瑜别慌,说刘备已经知道河北战事起,所以会即日在淮南发起进攻,对淮北甚至许县全力猛攻,以围魏救赵。

太史慈还给周瑜分说了诸葛兄弟的考虑,他们果然是因为冬季转运困难,难以快速、大规模调兵到北方,直接支援周瑜。只能是另外开辟一处战场,让朝廷的主力都被河南战事吸引走、从而减轻河北这边的压力。”

夏侯惇听完,难得露出一副“果然不出所料”的表情,似乎很是得意。

没办法,夏侯惇本就不是以智谋见长的,但这次荀攸说的消息,夏侯惇还真就能推理出来——因为曹军高层早就推演过了,刘备本来就会在许都方向发起进攻的。曹军不过是抢在刘备动手前,先在河北这边动了手。

现在荀攸告诉夏侯惇、太史慈的信使要传递的内容是一样一样的,他又岂会不信?

夏侯惇稍稍得意了一下,便压不住上翘的嘴角:“世人皆言诸葛亮神算、诸葛瑾远虑,最后就拿出这种应对之策?那不是被司马懿和贾诩料中了么?哦,令叔也料中了。

而且贾诩可是在丞相面前夸过海口,有他辅佐子孝,守住许都和淮北三个月不成问题。只要我们这儿打快一点,渤海还不是手到擒来,甚至幽州都能啃下来一块!到时候再回军助战,帮子孝击退刘备即可。”

夏侯惇一想到这,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

随后,他又连忙随口问荀攸:“依公达之见,这个消息,有必要上报丞相么?还是我们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一来,也不知道那些拷问出来的言语,究竟有没有十足可信。

二来,就算完全可信,这些事情也是司马懿他们之前就料到了的,不用我们提醒。说了也不显功劳,无非是多此一举。”

夏侯惇转念一想,就把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

虽说有荀攸为这番供词背书,如果有假以荀攸的智力多半能看出来。但因为消息没什么爆炸性,太老生常谈了,夏侯惇觉得就算去献宝也没什么功劳可言。

而就算不报,也不会有什么损失。曹操并不可能责怪他知情不报,他完全可以说“还不确定是否有诈,因此不敢妄报”。

这么一分析,似乎上报的收益风险比就更低了。

一旁的荀攸听了主帅的顾虑,也顺着这个思路揣摩了一下,最终还是委婉劝说夏侯惇上报:

“将军,虽说上报也不显功劳,但至少能让丞相宽心。丞相素来多……谋,有了这封信,丞相也能睡踏实一点,至少他会知道,刘备暂时确实没有余力另派大军支援周瑜了。”

夏侯惇一想也对。

荀攸刚才想说的,显然是“多疑”,但话到嘴边只能说“多谋”。

以曹操的脾气,多吃一颗定心丸总是好的。

“既如此,那就由公达修密信一封,将此间探查到的敌情动向,详尽上报丞相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