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女生频道>食全食美> 食全食美 第32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食全食美 第320节(1 / 2)

唯有内城那些成规模的大酒楼,自一楼大堂起中间上下贯通,十分宽敞,讲究些的还会专门搭建戏台。

可,可那是内城呀!

他们这等身份,又没正经打出名号,配麼?

对方却很肯定地说:「我自小看戏无数,你们这是真功夫,去吧,一準儿成!」

然后郝家班就去师家酒楼演了。

因怕辜负田老爷盛情,眾人都使出看家本领,果然走红,渐渐声名鹊起。

打响名头之后,就陆续开始有贵人来请了家去演,有祝寿的,有宴会的,不一而足。

几个月下来,郝家班在几个大戏园子有了固定的看客,已经不急著离开了。

眾人对田老爷和师家酒楼感激到了十一分,总把新戏法留在后者场子上公开,后来就有老看客為了看新戏法,专门跑到师家酒楼蹲点。

郝家班的人知道,依照人家家大业大的,其实也不缺这点儿新客,可人得知道感恩吶,你得一辈子记著人家的好。

可惜田老爷好像渐渐忙碌起来,听说是皇帝看不下去他那般清閒,叫人派给他许多活计,於是田老爷就没那麼多閒工夫出门看戏了。

后来又过了小半年,那位田老爷美滋滋过来找郝师父,说自己要成亲了,想请他们过去演一场,额外还有红封。

郝家班的人坚决不肯收钱,甚至还停了半个月的演出,专门為他的婚礼排了一整套新节目。

当时小柳还想呀,田老爷要成婚了,会是当初戏园子裡看过的那位女郎吗?

幸好当官的有婚假哇,婚礼后的第五天,那位田老爷久违地出现在戏园,身边坐著的还是那位美丽的女郎。

对方瞧著气色好了不少,不过还是像以前那般靦腆,只开始主动要东西吃了。

偶尔吃到满意的,也会像当初田老爷做的那样,轻轻点点桌面,然后推过去。

那胖胖的田老爷就会美滋滋吃,哎呀,他这次开始光明正大地看人家啦!

每当他们来,郝家班还未登台时,小柳还会像以前那样偷偷躲在后台看。只是也不知怎的,和他一起偷看的人越来越多!

有时去的晚了,竟没有好位置!

师姐还会一本正经地说:「小柳,你还小,看多了不好,师姐替你看!」

小柳气得不行,又没法子。

每次看完之后,大家都会心满意足地感慨,「哎呀,多好的一对啊!」

虽然没看到,但小柳还是觉得,这话说得对极了!

第204章番外二鱼阵

日头将出未出,东边天上洒下来薄薄一层青灰色的晨雾,在淡金色的晨曦映照下,缓缓流动。

京城东郊小路边的茶棚内,几个过路客商就著热茶吃了一盘野菜猪油渣包子,又用最后一点面皮仔细抹去盘底油花,一口吃了,冲正在斜对过端茶抹桌的少年喊道:「小兄弟,结账!」

少年闻声跑过去,先将手往腰间手巾上狠狠擦了擦,这才伸手接钱,「诚惠二十三个大钱!」

客人从腰间抠出来一隻旧钱袋,倒出一把铜板,瞇著眼睛仔细数了一回,又数一回,然后才递到少年手中,又笑道:「小兄弟,你年纪轻轻哪裡好做这个?不如跟咱们出去跑腿儿做买卖,一年说不得也能剩几十两银子,拿回来好养家餬口,再过两年,正正娶媳妇……」

他还没说完,就被同伴往腰上撞了一记。

同行的另一人对少年道:「这廝头一回京城,嘴上没个把门儿的,渔哥儿,莫要往心裡去。」

说完,拉著同伴就走,边走边恨铁不成钢道:「出门在外,少他娘的胡沁,人家好好的读书人,举人老爷家的公子,跟咱们经的什麼商……」

最初说话那人便哎呀一声,懊恼不迭道:「你怎的不早说?著实冒犯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少年确实有些个文气。

「既是读书人,怎麼又在这裡摆摊?」那人又问。

乖乖,那可是举人老爷,一个县城裡都未必有一个的,他家的公子哥儿,又怎麼落魄到当壚卖茶的境地?

秋高气爽不冷不热,不正该去读书,预备来年县试麼?

伴当忍不住扭头看了依旧回去抹桌子的渔哥儿一眼,既同情又惋惜地说:「也是苦命,早早没了娘,前几年又没了爹,还没出孝期呢,爷爷又病倒了,如今只跟著奶奶过活……」

人走茶凉,若这位小公子的父亲还在,他自然是衣食无忧的。

可如今人没了,人情自然也没了,不过是个孤儿罢了,谁还在意呢?

大禄律法明文规定,戴孝期间不得科举,便是做官的也要丁忧。

同行之人听了,嘖嘖几声,又叹了一回才道:「海,若不会投胎,人生下来便是受苦的,这也是没奈何的事。他年少时能读几页书已是万幸,比咱们这些两眼一抹黑的强的不知道哪裡去。

若能中,自然是皇天保佑,若不能中,也是命该如此,来日除了孝,也能去找个账房之流的做做……」

两人说著,渐行渐远。

却说那渔哥儿只埋头做活,两位客人的议论也听得零星隻言片语在耳朵裡,可类似的感慨希嘘太多了,便不往心裡去。

正如对方所言,自己幼年能有幸读几页书,已比这世上许多人幸运许多,无需自怨自艾。

眼见过了饭点,茶棚内一时没了客人,渔哥儿去洗净双手,整了一回衣裳,从灶台后头的筐子下头翻出来一本《春秋》来读。

那书已经很旧了,四围起了毛边,儼然不知被主人翻阅过多少遍,可仍十分平整,可见珍惜。

封皮上没有印刷书肆的名字,显然这本书是他抄录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