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说好军转民,这煤气罐什么鬼?> 第491章 可回收火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491章 可回收火箭(1 / 2)

王烨此话一出,坐在会议室里的一位看起来只有三十来岁的男人,突然挺起了胸膛,表情也变得兴奋了自豪了起来,因为他就是王烨嘴里的周委员,第一个提出来搞煤油液氧火箭的男人。

“煤油液氧这个方向,确实是比较廉价的。”

“毕竟老百姓都点煤油灯,虽然此煤油非彼煤油,但是也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但是,这种廉价是有两个前提的,第一个前提就是,我们的研发整体是比较顺利的,而且能达到预定的推力效率,换句话说就是,这个方向虽然可行,但是真的可不可行还不知道,因为我记忆里过去没有人深入的研究过这个领域,如果研究进展缓慢,我们又大量的投入,经济成本就不说了,也会造成大量的时间成本浪费,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前提。”

在短暂的沉默之后,一位看起来六十来岁的老师如此说道,这位也是火箭领域的大佬,而他担心的问题很简单,那就是这个方向究竟行不行。

说白了,过去国内的科技发展,存在很大情况的摸着“xx”过河的行为,不是摸曾经的老师苏联,就是摸欧洲的国家,比如法国和英国之类的,要不就是摸德国,如此情况下起码有一点是确定的,比如美国搞什么,我们也搞什么,美国已经搞成功了,那么我们只要努力,大概率能成功,因为这条路已经有人验证过了,确实是能够走通的,而不是一条断头路。

但是,煤油液氧这个火箭发动机领域不是,这个领域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似乎都没有深入的搞过,因为找不到相关的数据,连一点字言片语的消息都没有,而这也导致了习惯摸着过河的众人,在没有了目标的情况下,成为了探索者的情况下,对于未来感觉惴惴不安。

甚至毫不夸张的说,联合体内部这种情况还是最少的,因为有王烨的存在,联合体搞过很多比较离奇的产品,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没有搞的产品,所以大家也普遍的比较认同创新和探索这个角度,而在其他的研究所内,这种情况要更严重一些,比如一个资历不太深的研究人员提出来这种大胆的想法,十有八九的结果就是被否决,一方面本就没有钱,研究所更愿意把有限的金钱,投入到成功率和前途比较光明的领域,一方面大家在找不到可靠的证据时,也很难鼓起勇气冲击这个陌生的领域。

“没错,这个方向确实需要验证。”

“但是我认为,应该问题不大,本质上来说,就是热效率的问题,煤油就算是热效率低一点,也就顶多是载荷相对少一点,但是成本低啊!”

“对对对,一趟不行多跑几趟,说不定总价格还便宜呢。”

“这可就不一定了,得实验得计算。”

“但是不管怎么说吧!如果这个项目真的成功了,那我们的发射成本,可就太低了。”

“没错,到时候我们想怎么发,就怎么发,哈哈哈。”

在一片议论的声音中,刚才发言的那位上了岁数的老师轻轻敲了敲桌子,会议室逐渐安静了下来,他轻咳了一声继续说道:

“我继续说,我刚才说了一点,也就是方向的问题。”

“其实还有第二点,那就是我们的这种液氧煤油火箭想要真正的发挥出最高的价值,做到真正的廉价,必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数量。”

“过去我们发射火箭,其实只讲质量不讲数量,所以其实没人太过于在乎成本,而液氧煤油的火箭,如果也像我们之前一样,一年发射几次,其实节约的费用并不多,总体的价值也不高,再加上研发和投入的成本,其实比不上常规火箭技术的研发。”

“毕竟常规的火箭,无论是固体的还是液体的,其实都有军用的价值,而液氧煤油的火箭,我猜这种价值应该不高,毕竟为了军用,我们可就不能再计算成本了,煤油有先天的限制。”

“然后,我们就又有一个问题了,数量!我们去哪找数量呢?”

“目前全国一年也发射不了多少火箭,而且就算是我的产品推出了,部委也不会把火箭都交给我们发射吧?那我们又能得到多少订单呢?这样一来,成本还合算吗?”

面对这位上了岁数的委员的面向全场的质问,另外一位委员略微思考了一下说道:

“这个问题,本质上是关于未来火箭和太空探索事业发展的预期。”

“也就是说未来这个领域究竟会不会大规模发展?国家会不会大规模的发射火箭发射卫星?”

说到这里,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说道:

“我的结论是会的。”

“因为就像厂长说的那样,这是一个必然,人类不可能永远屈居在这颗星球上,未来一定会走向太空的,所以太空探索的事业一定会越来越繁荣。”

“而且就算不说这些远的,卫星的发展和需求也是一定会增加的,比如电视卫星、导航卫星、环境监测卫星,甚至是侦查卫星,难道这些我们不想要吗?我们当然是想要的,只不过受限于现在的技术,没有办法做到而已,所以我敢非常笃定的说,未来卫星的发射,一定是一门大事业。”

就在这位委员话音刚落,旁边另外一位委员突然乐呵呵的插嘴说道:

“对对对,对于这一点我也是赞同的。”

“卫星这个东西,以后肯定是要大发展的,这不用怀疑,而且卫星大发展,有需求的又不只有咱们国内,难道外国就不用卫星了?”

“不说别的,以后再过十年二十年,难道坦桑尼亚就不需要卫星?”

“通讯的?电视的,他们都不用?”

“那肯定是要用的嘛!”

说到这里,这位委员似乎高兴了起来,用力的拍了拍桌子说道:

“咱们红星联合体是干什么的?咱们是搞出口创外汇的啊!”

“到了那一天,难道坦桑尼亚就能发射卫星了?就有那个技术了?嘿,我看悬!他们没有技术,他们又想要卫星,那不就得找其他国家给他们发射吗?”

“到时候老美报价一亿,咱们报八千万,咱们成本还低,这钱不就挣了?”

“好!好!好!我退一万步讲,你就说坦桑尼亚连个卫星都制造不了,准备全部外包,到时候咱们如果左手造火箭,右手造卫星,直接给他全包了?这钱不是又挣到了?”

“恐怕到了那个时候,有这个需求的,也不止一个两个国家吧?”

“再退,再退一万步说,如果有其他的国家,就比如苏丹,他们更穷更没有,需求也没有那么大,就想要个卫星通讯和卫星电视,也不想单独的发卫星,想和其他的非洲公司摊着用,咱们是不是可以提供这个业务?咱们自己发射卫星上去,给他们提供服务,这不是也挣钱吗?”

“如果这样的话,那咱们的发射卫星数量,也是很高很高的嘛!”

“那咱们的煤油液氧火箭,不就给咱们省了大钱了?”

此话一出,会议室的气氛顿时热烈了起来,而戴安娜·奥利温的表情很明显有些惊讶,她大概是没有想到,红星联合体开会的内容,居然这么的劲爆和前瞻性。

“是这么个道理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