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玄幻奇幻>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第807章 进退有据(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807章 进退有据(下)(1 / 2)

第807章进退有据(下)

李怀德这边表了态,公事一块就算是暂时定局了,下面就该谈杜家的私事,杜鹏的归属了。

“厂长,杜鹏这边终是没学历,没职称的总工,过段时间,你们部里可能会有进修班这类,一边上班一边上学的机会。

你这边看看,能不能给杜鹏操作一下,有些问题是不用你去解决的。

比如说上学的指标……”

李胜利这话一说,老李这边的脸色就难看了。

先要人态度,再就地增加难度,杜鹏一走,就意味着轧钢厂这边,怕是杜主任也很难解决的死局了。

之前试行考核细则的时候,杜家可没有撤走杜鹏的想法。

“胜利,这是不是接下来这局,多半就是死局了?”

李怀德的任事,那也是分情况的,不涉生死自然生死不惧。

“成!

说及自动化生产线,李胜利也不怎么感冒。

听完李胜利说的,李怀德也是信了这個轧钢厂子弟的邪。

我们可以通过三班倒,拉近生产速度的差距。

之前的高精尖说的是飞机、导弹、原子弹,之后的高精尖说的是电脑、芯片、网络。

只要车架跟发动机没问题,换个壳子而已,多大的事儿?

你我来玩,就是别人的死局了。

“别人玩这局,多半是死局,差不多会被判上几年。

这茬你不服也是不成的……

杜鹏不纯纯一外行,镀金来的吗?

你李怀德在轧钢厂能站的住脚?

撤人规避风险,就说撤人规避风险的事儿,撤人的时候谈技术,真特么无耻!

“这又要出什么新东西?

杜鹏的事,我先操作一下,不成就让杜主任来。”

涉及生死,任事那也是纯扯淡,或许有不畏生死勇往直前的,但李怀德绝不能算是其中之一。

咱们如今的新生产线,主要还是怎对便民型车改造的。

冯茜一个留苏归来的高级知识分子,郑佩兰一个早期的大学生,这样的技术团队还不专业。

杜鹏走、冯茜上,郑姐作为副总工,轧钢厂汽车线的技术实力,就是毋庸置疑的了。

那国内的技术团队,就没有一个专业的了,科学两字,任谁提也是一样站不住脚的。

那我就信伱了,可别真的把我给害死了,我还算是年轻的青年一代啊!

真要因为杜鹏这个三无总工的原因,被人说是胡干蛮干。

别说他做出了什么。

虽然按照技术小组那边的说法,咱们的自动化程度不高,用的人力较多。

如李怀德说的一样,自动化生产线,也是一样用人的。

无非众人在风停雨歇之上取得了一致,这就叫诸事落停了。

用人,三班倒的速度就是差不多的,无非轧钢厂这边,多上人补足人力与机械之间的速度差距罢了。

无非以机器代替人工而已,速度也不会超出太多。

接下来一段,也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一段,诸事落停,不意味着没有变化。

便民的大线出团结牌这样的小车,不是设计之初,就安排的任务吗?

厂长,技术是技术,职称是职称,在有些人的眼里,职称就是正朔,而杜鹏这类,就是讨饭的乞丐。

放心,死不了人的,即便是判了,他们怎么判的你,咱后脚就怎么判他们,再给你来个无罪释放。”

有冯茜、有郑姐撑着,杜鹏的活计,给狗块饼子也一样能干的。

咱们的三辆车,本就有些拼凑的味道。

“就是给团结牌换几个壳子而已,前期的归纳总结,不是做的差不多了吗?

除了考核细则之外,咱们还会拿出产品说话的。

刚刚不是开了科学大会吗?

跟自动化设备,是没多大干系的,无非是取代人工的机械而已,再高再精再尖,还能抵得上八级大工匠了?

这边是有能力安排全线中高级工的,还是那句话,人材从来都不缺,即便缺了不可替代的人,还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样的老话。

但在精度跟速度上,跟欧美的自动化生产线,区别是不大的。

而且那边的自动化生产线,也不是一个人没有的。

外行领导内行,如今也是忌讳。

李胜利谈技术,李怀德这边也谈起了技术。

所以,轧钢厂新生产线,拿出新东西之前,技术架构需要先改一改。”

总的来说,我们的新线,除了用的人多之外,在速度跟技术上,跟欧美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是没区别的。”

听着李怀德恬不知耻的青年一代,李胜利也是没招,千古艰难唯一死,也真的不是瞎话。

如果杜老爹倒了,只怕李怀德这边,立马就能转投他处。

稍微有些勉强的达成了一致,李胜利这才起身,去旁边屋子,叫来了杜鹏几个。

“冯茜,在团结牌的架子上,加轿车车壳、改货车有问题吗?

郑姐,团结牌的发动机,新生产线铆足了劲儿,一年能产多少台?”

杜鹏、冯茜、郑佩兰三人坐定,李胜利直接忽略杜鹏,问的也是很外行的话。

冯茜这边的问题倒是不大,但郑佩兰这边的问题就大了。

他们的发动机研究小组,主攻的就是轿车发动机,如今只比国际上的机型落后一代。

而且还是完全按照现有条件,改进的铸铁壳发动机,虽说在重量上跟铝壳发动机有很大的出入。

但在动力跟耐久性上,理论数据还是可圈可点的。

郑佩兰跟冯茜对了一个眼神,冯茜这边已经习惯了攒工业垃圾,也不怕闹笑话,所以也就没什么所谓了。

一个眼神儿,就将话语权交给了跟姐夫李胜利有些不清不楚的郑研究员。

“胜利,我们之前研制的是轿车发动机,因为原材料的原因,重量比之前三轮汽车的发动机重了百分之三十。

如果直接照搬沪上的三轮汽车发动机,生产线还是需要重新调整的。

如果生产我们自己设计的发动机,按照理论产能,一年最少十万台的。

如果增加设备,以现有的铸造条件,最多可以做到三十万台的。

这是技术小组之前做过规划的,相应的设备清单,也提前做好了。

但这只是理论产量,实际投产的时候,不知道会遇上什么问题。

半年一万台,这个数量应该还是可以保证的,因为我们现在,已经铸了一万台发动机的机体壳。”

divclass=quotcontentadvquotgt听了郑佩兰相对通俗的解释,李胜利点了点,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