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女生频道>宋风> 第十五章 印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十五章 印刷(2 / 2)

王静辉说道:“你也知道我在这里认识的人不多,而有学问的人认识的更少,我想赵兄既然是汴都本地的读书人,自然知道这里的名师大儒的情况。我开办书院也是希望在书院中寄读的读书人除了能够不再担忧学费昂贵,而且更希望他们能够得到名师的指点,这就需要你帮忙了。”

赵叶微微的想了想说道:“这没有问题!小弟我自会把此事办好,请你放心!不过你的书院什么时候能够建好?”

王静辉说道:“我在城郊不远的地方已经有了几栋房子,但作为书院还是远远不够的,不过现在我就多盖些房子,我想明年春天就可以盖好。”

赵叶说道:“好!那小弟在你的书院建好后当会介绍一些大儒到你那里讲课授道!”

王静辉听了他的话后也放心的点了点头,没有办法,他在读书人的眼中不过是个郎中加商人罢了,在这个社会的阶层中是属于地位非常低的那种,这种事情还是交给赵叶来办比较合适一些,他的朋友圈子要比自己大多了。

王静辉将书桌上用镇纸压着的文稿拿出来交给赵叶,说道:“这是我这几天写的,你拿去看看吧。”王静辉交给赵叶的文稿正是第二篇文稿《论蜀汉和曹魏的人才策略》。

这次王静辉写的策论让赵叶非常满意,因为在他的强烈建议下,王静辉终于用文言文来写策论了,这给王静辉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但好在他来到这个时代后读书非常多,再加上以前的家教,所以现在也能用文言文来写东西了。但在文稿中还是夹杂着大量的标点符号,赵叶对此到没有什么意见,相反,他也认为有标点符号的文章要比没有的更好理解一些。这次策论的题目也让赵叶轻松了许多,不是刘禅那样容易引起争议的人物了。

不过赵叶在仔细阅读策论的内容的时候不禁又是苦笑摇头,旁边的妹妹蜀国公主赵浅予看到哥哥那奇怪的表情后,也拿起他读过的文稿来看,她也被策论的内容给搞笑了:这回策论的主角由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换成了闻名千古的诸葛亮和曹操,不过充当反面教材的还是被人们认为的千古名相诸葛亮,这多少让赵氏兄妹有些哭笑不得:难道这个王静辉和诸葛亮有仇吗?!

正如王静辉不知道眼前的赵氏兄妹是当今英宗皇帝的儿女一样,赵顼兄妹更想不到王静辉是一千多年后的未来人。在后世王静辉的时代,连开国主席*都走下神坛的时代,对古人心目中的神人诸葛亮早就有了公正合理的评价,诸葛亮在王静辉心目中只不过是一个比较能干的蜀国丞相罢了,如果说诸葛亮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也不过是比历史上那些同样地位的名人能干些,可以纳入清官能吏的范畴,如此而已。

看完王静辉新写的策论后,赵叶兄妹想了半天也没有办法想出王静辉策论中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唯一不妥的地方就是不应该拿诸葛亮这样历朝历代丞相们的偶像来开涮。当然如果赵叶能够找出什么毛病向王静辉提出疑问的话,其结果也和上次王静辉为刘禅辩护一样,对此王静辉的信心十分爆满:他实在是想不出以这个时代人们的认识水平能够和一千年后的网络大虾们相提并论,为了照顾赵叶的个人情绪,他的笔已经给诸葛亮很留面子了,如果让那帮灌水大虾来写的话,诸葛亮恐怕就变成蜀汉的罪人了。

但赵叶还是不甘心心目中的偶像诸葛亮被王静辉写成这个样子,说道:“难道王兄认为蜀汉诸葛丞相的识人用人能力还不如曹魏的曹操吗?”

王静辉说道:“那你认为呢?!如果诸葛丞相识人用人有曹操好的话,那在诸葛亮和曹操死后,他们提拔上来的人才到底是谁胜利了呢?”

赵叶有些语塞,但还是问道:“那司马懿也是曹操提拔上来的吧?”说完便有些得意的看着王静辉,想他该怎么为曹操来辩解。

王静辉说道:“司马懿的崛起确实和曹操有些关系,但曹操对他更多是压制,只是曹操死后,他后世的子孙不争气罢了。换言之,如果司马懿生在我大宋朝,他还有能力作乱吗?我想他根本就没有这个机会!这毕竟是和曹魏当时的制度有莫大的关系。但话说到底,终究是司马懿耗死了诸葛亮,单就人才的观点,这也算是司马懿胜了吧。其实关于司马懿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这篇策论所讲的主要是人才的发现、使用、培养和储备,在这一点上,在三国历史上的君主大臣们中,曹操可以称得上是典范。曹操并没有像刘备这么好的运气,文有卧龙凤雏,武有五虎上将,但他有一群谋士为他出谋划策,还有为数众多的武将为他冲锋陷阵。刘备运气比曹操好的地方就是诸葛亮不是司马懿,否则蜀汉就要改名换姓了!”

这一席话让赵叶再次哑口无言,不得不再次甘拜下风。赵浅予看到哥哥那个窘迫的样子不由得好笑,但为了照顾他的面子,所以转移话题说道:“不知道王兄最近有没有写出得意的诗词?”

王静辉听后感到自己实在是不给赵叶一点儿面子,每次他来到自己这里对自己写的文章品头论足提出疑问的时候,多半会被自己给批驳的伤痕累累,所以他听了赵予的话后立刻很配合的说道:“最近忙于俗物没有写出什么好词,以前写的东西倒是让你们见笑了。”

“哪里!在汴都有谁能说王兄的诗词不好?!王兄的诗词时而清丽委婉,时而慷慨激昂,真是风格多变,但偏偏每首诗词写得又如此深入人心,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听了赵予对他诗词的评论后,王静辉不禁汗颜:真是对不起苏偶像他们了!不过没有办法,谁让这个时代的读书人都好这一口呢?自己既然来到这个宋词时代,要是不多写点宋词,那就太对不起自己了。更何况写诗词的人大都是和苏偶像差不多的官员,他们平时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写了这么多诗词,有这些功夫还不如多关心一下百姓疾苦,自己大肆抄袭他们的诗词也是让他们都务点正业。想到这里,王静辉终于给自己找到了一个抄袭后人诗词作品的绝佳理由,连他自己都认为正在从事一项非常伟大的事业以拯救这些宋朝官员们。

“赵公子过誉了,王某亏不敢当,如果你们喜欢,我在中秋的时候倒是作了一首《青玉案》。”当下他就把辛弃疾的名作变成了自己的得意之作,并且编了一个完美的理由解释了词中的寓意。

赵氏兄妹又被王静辉的绝世好词给打倒了,赵叶虽然看王静辉写的策论很不顺眼,但也挑不出其中的毛病,这让他很是郁闷。如果说王静辉最让他心服口服的才能,便是王静辉在这诗词上的造诣了,用他妹妹说的话:咱们就是拍马也追不上他!他非常赞同自己妹妹的眼力,他也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单论诗词,王静辉就是唐朝的诗人李白在唐诗上地位,他可真是无可匹敌。

第十五章印刷在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