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切入点
为了逃避人头税,全国产生大量黑户,大明的人口数量,相比开国初年也不怎么增加。地方官和里甲长,全都胡乱摊派,早就不按户籍行事,杨廷和的担忧纯属多余。
几百年后,有个叫马伯庸的学者从史料中发现一桩奇案,完美显示了大明的人头税有多混乱。
却说,有个叫帅嘉谟的人,在徽州府担任会计员。他发现,徽州六县的人丁丝绢(人头税的一种),全都算在歙县百姓身上,其余五县两百年没交过。
帅嘉谟立即上疏朝廷,把事情捅到都察院。消息泄露之后,帅嘉谟被人追杀,侥幸逃命回乡。
数年之后,帅嘉谟再次回徽州做官,而且官职变得更大,他当然要一雪前耻。五县士绅百姓联合抗税,还把徽州府衙给包围了,事情一直闹到中央,朝廷被迫减税,让六县平摊税收,为了缓解五县怨气,挑起此事的帅嘉谟被罢官充军。
地方如此征收人头税,户籍制定得再好有个屁用!
朱厚烇继续说道:“且不问地方州县就拿北京城来说,有多少是游民黑户?不如放开户籍限制,允许游民存在,让其户口所在地编撰游民册。本省之内,游民文书,可当路引使用。且只要户籍正当,游民子嗣也可参加科举。”
由于大明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民涌进城市。这类人,新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叫盲流,后来改叫农民工,而大明则称之为“流民”“游民”。
游民没有法律地位,甚至在城里租房子,房东都能肆意压榨。游民还不敢报官,因为他们是黑户,就算在农村登记了正当户口,到了城里他们依旧属于黑户。
杨廷和问道:“若定游民册,丁粮交给谁?”
朱厚烇回答道:“户口所在地,必须有正当户口,才能登记为合法游民。”
“那此策可行。”杨廷和说,“可以订立游民册,但不得强制,否则善政也会变成恶政。”
朱厚烇笑道:“这是当然,改革要慢慢来,哪能一步登天?但这次课税改革,部分漕兵、漕工转为民户,地方官府必须为他们制定游民册,保证他们今后的合法生计,否则他们没地又不能进城做工,必然会闹出许多乱子。”
大臣们又讨论了一会儿,没有再提出课税改革的问题。
其实现在大明已经具备了税收货币化的物质基础了。此时距银币发行已经过去了十二年,距离银圆券发行已经过去了九年,在这十几年中朱厚烇一直小心的维持着这两种新货币的信用和币值,这两种货币也已经深入大明百姓们的人心了。
而且得益于朱厚照远征西域和美洲金银的不断流入,让朱厚烇不断的提高银圆券的发行量,这让银圆券的流通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北直隶了,北直隶乃至于大明北方也消化不掉如此多的银圆券,所以银圆券以最快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内流通了起来
而此时的银圆券也有了更多的面值,皇家银行发行了很多小面额的辅助纸币,同时也提供铜钱的兑换业务,百姓可以在皇家银行把铜钱兑换成银圆券。
在皇家银行的大本营——京城,百姓们已经彻底抛弃了铜钱,只用银圆券进行日常的交易,因为实在是太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