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女生频道>我有一个小世界> 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嫉妒是动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嫉妒是动力(2 / 2)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廉颇会嫉妒比自己地位高的蔺相如却不会比自己地位高很多的赵王。为什么?因为蔺相如和廉颇是处于同一竞争领域,而廉颇和赵王则不处于同一竞争领域。

蔺相如处理廉颇嫉妒自己的方法很有智慧:他能从大局考虑,不与廉颇争高低上下以继续刺激廉颇那强烈的嫉妒心理,避免与廉颇的接触机会,并曲线化解了廉颇对自己的嫉妒心理,让廉颇觉察到自己的错误并敬服自己。

生活中,细致的人常常会感觉到自己的卓越会招来他人的嫉妒,这时,聪明的做法是要低调些,多忍让他人,避免刺激他人的嫉妒心理。如果一个人自恃才高且高调行事并自觉天下第一目中无人,这恐怕会让很多身边的人反感甚至遭到身边人的打击。

还有汉朝的吕后和戚姬,她们两个又因为嫉妒心理,上演了一场极其惨烈的后宫争斗。

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建立了汉朝。刘邦立原配夫人为皇后,就是吕后;封戚姬为妃子。

按古代的礼仪制度,皇后的地位、等级、待遇等皆是要高过妃子的,因而,吕后原本是没有理由嫉妒戚姬的,但是年轻貌美的戚姬一进皇宫,就得到了刘邦的专宠,而年老色衰的吕后未免受到了冷落。

吕后虽对戚姬心怀敌怼,但因惮于刘邦而对戚姬无可奈何。

从那时候开始,刘邦每次外出,一定让戚姬相随,而令吕后留居长安,并且,即便是在与大臣议事时,刘邦也跟戚姬谈情说爱。

吕后独守空房,更加怨恨戚姬。戚姬春风得意,也不把吕后放在眼里。

刘邦建立汉朝后,本来立吕后所出的刘盈为太子,但自从戚姬入宫后,刘邦爱屋及乌,觉得戚姬所生的刘如意特别像自己,于是便动了废掉太子刘盈而立刘如意为太子的念头。

吕后知道刘邦的这个念头后,夜不能寐,心里很不是滋味。

最终刘邦没来得及废掉太子刘盈便死了,顺理成章地,吕后所出的刘盈成为皇帝。因为刘盈只有十七岁,不能亲自处理政事,于是大权落到了吕后的手里。

吕后掌握了大权后,便开始报复曾经和她争宠的戚姬。

吕后命人把戚姬的头发剃光,拔去宫装,给戚姬穿上犯人的衣服。赶到永巷内监禁,罚她做舂米的苦役。

吕后觉得这样还不解气。于是,派人将戚姬的儿子刘如意毒死。并砍掉戚姬的手脚,挖去她的双眼,熏聋她的耳朵,药哑她的喉咙,把戚姬扔到厕所里。

吕后贵为皇后,身份、地位、等级、待遇都比戚姬要高很多,但是她却嫉妒并报复戚姬。应该是戚姬嫉妒并报复吕后才对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难道是我的关于嫉妒心理的理论错了吗?

不是的,吕后和戚姬之间固然是同一竞争领域内的两个竞争者,固然吕后的地位、身份、等级、待遇等条件都比戚姬要强很多。但是,她们之间所竞争的主要方面不是这些。

吕后与戚姬所竞争的是刘邦对她们的宠爱,在竞争刘邦的宠爱这一领域,吕后相比于戚姬明显是处于劣势和下风的;戚姬在获得刘邦的宠爱这一领域是明显胜过、强过、超越吕后的,因为她获得了刘邦的专宠。

在一夫多妻的情况下,妻子之间为争夺丈夫的宠爱而争风吃醋,发生言语攻击甚至肢体打斗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因而,一个男人的多个妻子之间往往是嫉妒心理的高发区。

尤其当这个男人掌握着大量财富和无上的权力时,他的妻子之间的竞争更是会激烈很多。因为得到丈夫的专宠。便意味着得到丈夫的一切;失去丈夫的专宠,则意味着失去一切。

吕后深深地嫉妒着戚姬,视戚姬为眼中钉,肉中刺。因为戚姬获得刘邦的专宠,而她则已经被刘邦抛弃了。戚姬是吕后在利益方面的最大挑战者,并且差一点。戚姬就要取吕后而代之。

来自于戚姬的巨大威胁,势必对吕后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激起吕后强烈的对戚姬的报复心。吕后强烈的报复心,最终在她掌握大权后转化为了对戚姬的折磨、虐---待和杀害。

从这些历史故事里面。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嫉妒心理的危害,以及严重性!所以,对于嫉妒心理,我们不能够轻视了,一旦出现了嫉妒心理,就要第一时间客服它!

只有客服了嫉妒心理,你的未来才会光明,前途才会远大!

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一颗宽大的心是必须的,而有着嫉妒心理的人是不会有这样的宽大之心的,也因此有着嫉妒心理的人,最终都不会获得成功!

不过,虽然嫉妒有着很大的坏处,但是,并不是说嫉妒有没有什么好处了,其实嫉妒的好处也有很多。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讲,嫉妒可能产生于两点:一是个体为维护扩充自己势力范围和繁殖繁衍的需要,就如狮子王对自己领地的保护和对母狮子交配特权的维护;二是平等分配生产生活物资的需要,古代生产力落后必须集体合作才能得到仅够大家使用的生产生活资料,只有平等分配才能维护集体与社会的存在,所以有可能不平等的现象往往不被人们的本能所接受。

一个人嫉妒在哪里,也就意味着其自卑感在哪里,也就意味着其自尊心在哪里,进而也就意味着其所可能追求的目标在哪里,故很多的“嫉妒”只要能将其正确得引导入敌对的目标与方向,或者因“嫉妒”而采取提升自己表现自己的措施,对整体长远的行动目标来说却会是有益的。

同时嫉妒对团体健康发展的好处也有两点:一是促使个体从本能上保护自己应有的权益,如《红楼梦》中林黛玉嫉妒薛宝钗的故事等;

二是嫉妒通过民主的形式可以使位高权重者行为受到监督,从而遏止他们的越权行为,如米国的“水门事件”、“克--林---顿丑闻”,乃至“宝岛陈扁扁贪----腐”事件的揭发也正证明了嫉妒中的猜忌嫉妒心理对社会所具有的正面影响。

古今往来就是有那么一些人,见到别人取得成功,不但不虚心学习,努力进取,反而对别人怀有嫉妒心,恨不得别人跟自己一样。这不,《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就是这样一个心胸狭窄的“伪君子”。

《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足见周瑜的心胸狭窄:赤壁之战在即,周瑜见诸葛亮足智多谋。会成为心腹大患,再加对其心怀妒意。便叫他三天之内准备十万支箭,来故意刁难他。

没想到。诸葛亮胸有成竹地结下了军令状。第三天,他借用大雾,用稻草人在船上布置疑兵,开往曹营。

曹操当然上当了,白白“送”给了吴军十万多支箭。诸葛亮成功挫败了周瑜的阴谋。

正如周瑜,人为什么会有嫉妒心呢?每个要求上进的人,见到别人取得成功,自然心中会有一些妒意。人无完人,但只要我们改变自己的想法。化嫉妒为动力,努力进步,自然会变得越来越上进。

现代社会强调竞争,加上社交媒体的崛起,我们时时刻刻都能“窥探”到别人的生活。

谁都不免去想:“我要是也有那么一辆好车、能住那么大的房子、能全球旅行就好了。”

我们甚至可能愤怒:为什么他们拥有那么多好东西——美貌、地位、权力、爱情,我的那份呢?

论语有云:“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嫉妒的产生与心理落差密切相关。人们常用“气人有,笑人无”来比喻某些爱嫉妒的人。当现实与理想存在差距时,人会攀比。内心产生严重的不平衡感及对他人的反感,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嫉妒还与性格关系密切。一般来说,低自尊者的嫉妒心往往更强,高自尊者的嫉妒心一般较弱。

嫉妒的核心其实就是一句话:我不够好或我不如别人好。人和人就是相互照镜子。在一面“好”的镜子中,照出了自己“不够好”,那样的痛苦会直接激发“被抛弃。被忽略”的恐惧感。

然而,嫉妒是一种正常的情感体验。包含消极的力量(如憎恨、攻击等)和积极的力量(如强烈的占有欲和拥有欲)。嫉妒让人痛苦,是因为被恨意和攻击占用了大部分情绪。若把这些消极力量化为渴望和拥有。就能化嫉妒为动力。

要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首先问问自己:我比较的东西是什么?我究竟想要什么?别人拥有的并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要学会接纳、尊重、欣赏和换位思考。

其次要寻找差距迎头赶上。一个人嫉妒什么,就意味他的自卑感在哪里,也意味着自尊心在哪里,同时意味着追求的目标在哪里。

客观分析自身情况,认真反思别人的优势所在,自己需要怎么做才能达到那种水平,将注意力放在丰富自身知识、提高自身能力上,而不是靠嫉妒把人拉下马。

最后,用正当的方式宣泄情绪,如找家人或朋友倾诉;通过运动排解负面情绪等,更要看到自身拥有的长处,发掘自身潜力,学会尊重自己、爱自己。

“嫉妒,可以说是人类最普遍的、最根深蒂固的一种情感”,“在通常人性的所有特点中,嫉妒是一种最不幸的情绪。”这两句均出自罗素的《幸福之路》中的“嫉妒篇”。

与贪欲、懒惰那些恶习能让人体放纵的愉悦不同,嫉妒带来的只有痛苦,但我们却乐此不疲。

从个性特征来看,妒忌心重者往往好胜心强,自制力差,心胸较狭窄,注重个人得失,不能够关心别人。

嫉妒是一种低劣的情感,是交往的大敌。它可使亲人、朋友、同事间的友谊丧失,感情破裂,关系紧张,重者会造谣中伤,甚至导致攻击、破坏别人的行为,嫉妒的长期持续还可造成心身疾病。

黑-格-尔曾经指出“嫉妒是拿别人的成绩来惩罚自己”。

你羡慕过别人吗?你想过要当别人吗?你偷窥着、比较着,怎么人家真的比自己过得好?当你发现你曾经羡慕的人,其实也有着和你一样的麻烦和苦时,你是不是又要偷着乐一会儿呢?那些“恨你的人”总能找到理由来批评你,甚至诋毁你。

他们不愿意去做你所做过的事,不愿意同你一样做出牺牲,也不愿意花时间心血去工作,他们只是嫉妒你的成功,却永远懒得去花时间和力气去完成自己的目标。

一个埋头于自己的人生追求的人,是无暇顾及别人琐事的。俗语说“无事生非”,系出于此。

有时间嫉妒别人。正说明这个人没有理想,胸无大志。无所事事,只能靠拿着放大镜挑别人的刺。寻别人的短。

倘若得逞,便如嗅了罂---粟,以此来麻痹自己,乞望获得片刻的心理平衡。

如果你想不走寻常路,做出些非凡的成就,那你就要明白总有那么一些人会对你的成就心生嫉妒与怨恨。

其实,别人永远是别人,你永远是你,与其羡慕和嫉妒别人。不如活出真正的你自己来。

攀比心理就像吃花生,一旦嚼出味道便很难停下来,不知不觉就已经着了它的道儿,吃的口干舌燥。

攀比是嫉妒的核心,是蝴蝶效应的初始,两者有着很微妙的联系。假如某次甲同学考的成绩很理想,恰好同桌乙心目中的成绩是甲同学卷子上的,而乙同学自尊心又很强,不甘心别人比他好。这时嫉妒心就产生了。

运用得当成绩突飞猛进,使用不当鸡飞蛋打双方挫败。其实这是很危险的,杀人越货就是从这么个萌芽开始的。

古时候的东方朔,行事作风总是不遮不掩不低不调。虽然是为了江山社稷国家兴亡,但那种唯我独大的心胸会瞬间让别人颜面扫地,同朝为官的同事们肯定会排挤他。因为少了许多舔菊的机会,这是正常人做出的自然反应。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嘛。虽然有福不共享,不过这可以归功于特色。

还有一种人是看不得别人丝毫有一点得意的。在某个不经意间或许就已经激怒了他心中那暗藏妒忌的黑暗。如同哈利波特里面的伏地魔一样,择其一,唯独尊。

人之初,性本善,或许这只能存在于没有利益冲突的幼年时代。

最显而易见的是共同居住在同一片土地上彼此互相认识的人,这类人总喜欢互相说道,难免会攀比一下。

比如,谁家孩子考上某某名牌儿大学了,他们家即便交不起学费也是乐的见谁就说道,三天睡不着觉,从来不关心自己的这些话是否戳中了别人的软肋。

其实他们连自己孩子读什么专业还没弄明白,要去的那所学校这类专业是否强劲他们也不关心,哪怕去哈佛读中文也感觉倍儿有面子。毕业之后那是铁定要有一番惊天动地的作为的,大闹天宫也是理所应当的。

又比如谁家孩子结婚了,媳妇长得比杨玉环还要俊俏,哪怕自己从没见过杨玉环。这类人总希望能得到别人得夸赞,哪怕是虚伪的,他们仿佛觉得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哪怕别人不喜欢也要捏着鼻子闻几下。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仇人的起始原因,大概也许差不多就是因为心态的不平衡和气味的不相投而互掐起来的。或许这也是好的一面,它在所有人面前都设置了一层无形的屏障,防止那些投机取巧者不沉静的心态。

嫉妒心无疑是逼迫一个人走向自己向往已久的生活目标的一种最直接的动力,在别人物质或非物质的不断自我刺激下,不断催促本就天性懒惰的自己慢慢前进,哪怕只是完成昨天目标的三分之一。

很多成功人士和非成功人士都曾遭遇过或多或少或凶或残的来自外界的复杂压力,心理或者身体的刺激。这些会使他本就不平衡的心更加颠簸,在蜿蜒复杂的道路上承受着别人无发承受的痛苦,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人生道路,哪怕总被人嘲笑愚弄。

得不到嘲笑的目标没有任何坚持下去的必要。

我们每个人都有嫉妒心,只是强弱会有所不同,而最容易引起我们嫉妒,往往就是我们身边那些熟悉的朋友和亲戚,我们往往都不能接受他们看似一夜间的改变,在这种情绪控制下的我们是最容易犯错。

有时会给别人带来了无法拟补的伤害,也同时深深伤害了我们自己,因为嫉妒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在我们刺向别人的时候,同时也间接刺向我们自己。刺人有多深,伤我们自己也就有多深。

在面对嫉妒时,大多数人都能认识到其的危害性,但能做到自控的却极少,往往处于明知不可为,而偏为之的双重苦恼挣扎中,这时的我们必须创新思考,以使我们自己早早脱离苦海。

人的一切行动都是受利益的驱使。引起我们嫉妒,是因为别人的地位比我们高,和一段距离之差。

其实嫉妒是不能缩短我们与他人之间的任何距离,即使我们有能力,把他人从高高在上的位置拉下,但在拉他的同时,我们自己也会从现在的位置往下走,直到保持原有的距离之差才可能停止。

在整个行动中,我们自己根本就没有任何利益的收获,而且还把自己拖向更糟糕的环境,该高高在上的他人还在我们的上方。

还有种后果,那就是在整个行动,我们不仅没有把对方给拉下来,反而却把对方抬得更高,给自己压得更低。

既然我们已那么嫉妒对方,就别再为他添砖添瓦了,所以说,在面对嫉妒时,我们只有在自我身上找到差距的原因,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追上去并赶超过他们,这是面对嫉妒唯一使我们自己受益的方法。

嫉妒也并非完全不好,我们不是圣人,每个人都会嫉妒,只要那份嫉妒真的没有攻击他人的恶意,并且我们明知不好也无法避免,那干脆就坦然接受自己的嫉妒,让嫉妒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好了。

只要不被嫉妒冲昏头脑,那股不甘情绪涌上心头的时候,除了去比较那些自己能看见的付出,也想想别人可能为那些优于你的因素所付出的努力。

我相信,一个有正常价值观的人,不会被那些不可控的嫉妒带上绝路,反而会凭着那股不屑和嫉妒,付出更多的努力达到目标高度。

上帝不会爱错人,他偏爱的都是更努力的人。(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ps:注:谢谢科技露、godman两位大大分别两张月票的支持,谢谢!

谢谢!谢谢谢志修大大的打赏支持,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