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兵武器固然重要,真正的战争之王还得是火炮。
现在的火炮,和以前相比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相对来说,对于炮兵的要求反而在降低。
以前的炮兵,个个都是科学家,角度、弹道、测绘、距离无一不精,培养一个合格的炮兵很不容易。
现在炮弹都是定装药,测距方式也更丰富,有专门的仪器可以用来测距。
实在测不准也没关系,先打两发看落点再进行调整,反正阿穆尔炮弹多的是,不像日军那么金贵,打一发少一发。
不过彼得并没有太多时间熟悉战列舰,海参崴海战的另一个结果是,坚定了太平洋舰队突围的决心。
亚瑟要塞被包围之后,尼古拉就命令阿列克谢耶夫伺机突围,离开亚瑟要塞前往海参崴。
马卡洛夫阵亡后,太平洋舰队司令由前参谋长威特赫夫特兼任。
威特赫夫特犯了和库罗帕特金同样的错误,他是个合格的参谋人员,可以制定出合适的战术,却不是优秀的指挥官。
威特赫夫特一直以敌强己弱为由龟缩不出,固守待援。
海参崴海战结束后,敌强己弱这个理由就不合适了。
太平洋舰队虽然损失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毕竟还有6艘战列舰,在主炮数量上,依然对只剩4艘战列舰的六六舰队保持优势。
西伯利亚舰队一艘战列舰都没有,都可以在海参崴将六六舰队打得落荒而逃,足见六六舰队也没有威特赫夫特认为的那么强。
其实威特赫夫特的理由也不全是借口。
太平洋舰队性能最优秀的两艘战列舰“皇太子”号和“列特维赞”号,在鱼雷之夜造日军重创,这段时间一直在抢修。
所以太平洋舰队实际上能动用的战列舰,也同样只有4艘。
太平洋舰队突围的话,就不得不将尚未维修完毕的“皇太子”号和“列特维赞”号留在亚瑟港,这是威特赫夫特无法接受的。
鱼雷之夜中,“皇太子”号受创较轻,很快就被修复。
“列特维赞”号首创较重,拖回船坞就用了足足两个月,直到八月底,维修工作尚未完成。
海参崴海战后,阿列克谢耶夫命令威特赫夫特立即突围。
威特赫夫特无奈,只能下令加班加点对“列特维赞”号进行抢修。
9月9号,“列特维赞”号的抢修工作基本完成,可以伴随舰队行动。
9月10号,太平洋舰队用了一天时间清理航道,为9月11号的突围做准备。
9月11号凌晨3点,太平洋舰队的6艘战列舰和4艘巡洋舰,以及8艘驱逐舰和一艘医院船编队出发,离开亚瑟港。
舰队刚出港,就被联合舰队的侦查舰发现。
海参崴海战后,东乡为防备西伯利亚舰队的偷袭,将第二战队布置在对马海峡,自己亲率第一战队屯住距离亚瑟军港只有40公里的圆岛。
接到侦查舰传递回的消息后,东乡率领第一战队出发。
中午12点,太平洋舰队和联合舰队遭遇。
此时东乡并没有意识到太平洋舰队是要逃跑,而是以为太平洋舰队是和联合舰队决战。
为抢占有利位置,海战并没有第一时间爆发,两支舰队都在寻找更合适的位置。
抢到13:30分,东乡终于安耐不住,主动向太平洋舰队旗舰“皇太子”号开炮。
此时两支舰队相距大约9公里,在这个距离上开炮,毛都打不着。
两支舰队对轰15分钟,一无所获。
联合舰队再次进行调整。
太平洋舰队却抓住机会,直接掉头驶往海参崴方向。
等东乡意识到太平洋舰队根本就没想决战,而是想逃走,太平洋舰队已经跑远了。
东乡此时还有最后的希望,如果上村彦之丞反应迅速,第二战队仍然有堵住太平洋舰队的希望。
命运给太平洋舰队开了一个玩笑。
联合舰队没有追太久,居然追上了太平洋舰队。
由于时间紧迫,“列特维赞”的维修并不彻底,高速航行没多久,“列特维赞”就开始进水,整个舰队都被“列特维赞”拖慢了速度。
东乡这一次并没有犯错,直接抵近射击。
真正进入射程后,双方炮手的差距终于体现出来了。
开战后没多久,联合舰队旗舰“三笠”号多次被击中,后主炮彻底卡死,前主炮失去转向能力,只有一门还能略微进行上下调整,另外一门同样被卡死。
“富士”号也没好到哪儿去,前炮塔内的一门主炮同样无法使用。
“敷岛”前后舰桥都被炸毁,同样损失一门主炮。
由于距离原因,可以参战的副炮同样损失了超过三分之一。
东乡这时候才意识到,日本海军和老牌帝国海军的差距。
命运此时又给太平洋舰队开了个玩笑。
就在东乡想撤退的时候,一枚12英寸炮弹命中太平洋舰队旗舰“皇太子”号舰桥,舰队司令威特赫夫特,和舰桥内的太平洋舰队军官全部阵亡。
更糟糕的是,“皇太子”号舵盘被打坏,方向失灵,直接偏离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