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却叹了口气。那女孩按课时交钱,下周说是不再来上了。
他对这乐器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只是小时候邹岩想学钢琴,娄晓青陪着一起上课,没工夫管另一个儿子,干脆将他扔到旁边的古筝班。别的孩子不愿意了能撒娇,能一个劲地哭,能在地上打滚,他不行。他只能无条件接受娄晓青的一切安排,没有说“不”的资格。
于是他绷着小脸开始学古筝。上课的老师是个很好的人,绝不会因为他没有家长陪着就忽视他,反而格外关注,非常非常耐心。她问邹却是不是不喜欢学古筝,邹却点点头,又摇摇头,说还是想学下去。但那时全凭那位温柔善良的老师,他才愿意去挨过枯燥的课程和练习。
他就这样误打误撞坚持了下来,不算多么出色,却也参加过一些大大小小的比赛。那些奖项于他而言意义不大,娄晓青不会看上一眼,因为那时邹岩已经开始拿省级奥数竞赛的金牌了。
可能人和乐器也讲究个“日久生情”,虽没那么热爱,但老夫老妻般一路走过来,竟将彼此看得越发顺眼。他大学学的是英语,恰好是曾经能在娄晓青面前唯一有点资本骄傲的东西——英语演讲比赛,他也能拿省级。
这种比较挺无聊的吧。
他现在想起来也觉得无聊。可当时确实满心满眼都是委屈,没法做到不在意,于是参与到这残酷的无聊中去,常常在心里高喊着,为什么,为什么呢!看我一眼,对我说一句你很棒,为什么这么难。他想不通为什么同样是亲生儿子,娄晓青会把百分之九十九的爱意倾泻在哥哥身上,偶尔施舍他可怜的百分之一。任他如何努力,到底也没获得什么真心实意的关注。
他其实也没多喜欢英语。他其实也没多想要参加比赛。他其实对拿奖感受不到丝毫满足。
毕业之后还是误打误撞拾起了古筝,是在商场遇见曾经一起上过课的熟人,对方盘了家琴行正缺人,于是他也开始当老师。
那会儿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只当这是个过渡,最开始只是周末去代一两节课。过渡着过渡着,竟也慢慢就这么安定了下来。在琴行的工作其实他挺满足,休息时间对他来说绝对够用,除了偶尔会遇到年纪小不听话的学生和事儿精家长,工作内容并不算折磨人。同事都是同龄人,虽然谈不上交心也相处得十分和谐,有时下班后还能一起约着吃个夜宵。
他不怎么喜欢孩子,但在琴行收获许多次来自纯真童心的暖意。有个小女孩每次来上课都给他带零食,糖果一小把一小把地往他口袋里塞。还有在节日给他画贺卡的孩子,工工整整写“祝亲爱的小邹老师永远快乐”。
还有生日。邹却曾经不爱过生日,小时候因为跟邹岩的生日只差十几天,他于是成了个“顺便”,从未在真正的生日那天得到过庆祝,像个多余。那之后他就开始忘却生日,将那日子当成再普通不过的一天。没想到在琴行工作的第一年,老板和同事就悄悄为他策划了简单的生日惊喜,笑着祝他每天都能开心幸福。他其实不是很习惯,却被这温暖冲击得浑身忍不住发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