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情族人、令左姓横霸侵占田土、牵连负累、破家荡产、冤苦之声、致伤和气、此政令之失五也。蛊惑地政,联合盗贼,盗空府库,罪大恶极,借助家世之威,累劾不退,迁延至今,未正刑典,此政令之失六也。
其暗中支配官军,暗曲内府军匠,私调各仓军斗,及各衙门乞留,以国家营伍供私门之用,此政令之失七也。
似此之类、未易悉举,此前仗家势,令弹劾忠臣传闻坐视,无可奈何,可见其伤天地之和,坏国家之体,今罪恶暴露,自当严敕戒饬,当以国法狥于市中,用谢百姓。”
这封公文就这么挂在那里,不过少有人注意,毕竟和大家的生活好像都没什么关系。
外城的众人,他们注意的更多的,还是在这附近的饭馆。
整个沧州都城的粮食基本上是不能自给自足的,所以需要依靠水运,从整个沧州的诸多县城里面调运过来。
也正因此,沧州有许许多多的水手,时常会乘着船,跨越千里,运送各种各样的东西到沧州外城来,满足这一城上千万人的衣食。
由此,也发展出了基于漕运的一些饭馆,专供这些下苦力的,如脚夫壮工,纤夫之流吃饭。
其中,饭馆最多的地方,就是在这内外城交界的地方,因为这里是最大的河流,这里卸下的物资也是最多。
这些苦大力,吃饭不求口味,也不要什么补益,不为别的,就想图个肚饱,就想吃完了感觉肚子里热乎乎,鼓囊囊的,所以大多是吃汤饼。
他们干了活,甚至从千里之外来到这里,刚刚卸完货,然后坐到饭馆里,吃这么一碗汤饼,上面浇头盖点下水血脖之类的烂肉,唏哩呼噜吃完,然后打个饱嗝,就感觉一路上的千辛万苦,都化作这么一口浊气吐出,吃完抹嘴就走,便可以投身到下一单的活里。
所以,这些小饭馆里行走的,多半是这些人。
但今天却有些不同。
这附近的饭馆,坐上了几十个娃娃。
小的六七岁,大的十一二岁,排排坐在凳子上,一个个东张西望,像是从来没来过这般巨大的城市,从来没吃过这些下水汤饼似的。
这些娃娃身边,有两个大人。
一个是皮肤黝黑,身材匀称的男人,手脚都有粗厚的茧子,看起来没少做工。
这人是个名人,在周围码头干活的人,没有不认识他的,叫李俊,是这上千个码头的工头。
还有一个,则像是个读书人,背着一个背篓,像是刚刚长途跋涉过来的,有绑腿,草鞋,上面还有许多泥,也捧着一碗汤饼。
李俊拍着胸脯,说道:“放心吧,我已经给你们备好房子了,虽然不是什么大宅子,也是以前力工们住的那种通铺,但住下几十个人还是没问题的。”
“你已经有一境,还是个读书人,不如就用那个地方,就地开个私塾,怎么样?”
“开私塾倒是没问题,只是我在这个地方还太生,贸然接触外人怕是不知底细……”
“私塾何必教外人?我这里刚好有一大堆大字不识一个的糙汉,我一直琢磨着让他们读点书,识点字,正好想请几个先生,不妨就用你的私塾,束脩该多少就是多少,如何?”李俊马上提议道。
周生连连点头,既然教书可以挣钱,那他自然不会拒绝:“当然可以,那,宅子的钱就先记上,我每月固定还上一些。”
“好,该算的帐都算清楚,对了,我还是头一次看见高校尉带人过来呢,你们是怎么回事?怎么有这么一帮娃娃在这里?”李俊好奇的问道。
“这个,就说来话长了。”周生有些斟酌。
“无妨,已经到了沧州外城,有的是时间,细细说给我听听,不用怕。”李俊一副自来熟的脸。
“那我就说了。”周生也没什么防备,或者说,他其实对外界没有那么多警惕心,尤其李俊还是高先生介绍的。
于是,他便把龙宫豢养血食的事情,自己师兄周先生的事情,还有白山江发生的那些事情,都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这一通故事,还有旁边些小孩子的添油加醋,你一句我一句,诉说着高见在湖岸边上所做的事情。
这一番故事,听的李俊一脸茫然。
不是?
这么离谱?!
但思考一下,好像也没什么问题啊。
尤其是很多涉及到‘神’的事情,听说,在外边,现在很多官府,都在追查‘邪神’呢。
李俊对此早就有所耳闻,就在这十几天,知府大人亲自下令,要求追杀所有压迫民众的邪神,以正沧州风气。
那公文还挂在城门上呢,李俊还背的下来,毕竟这些公文,对他来说属于需要时时刻刻关注的东西。
很多时候,一纸公文就能决定很多人的生死。
他还记得那上面写的东西呢。
李俊回忆起公文,又听闻眼前的周生叙述那些事情,让他猜到了一些事情。
如果是这样的话……
高校尉,可真是干了一件天大的事啊。
而且,感到惊讶的,不只是李俊。
就连旁边煮汤饼的老板都听愣了,他们在茶馆里听人说书,也少有这般离奇曲折的事情。
茶馆说书,多是一些神仙之事,王侯将相,可没有豢养人族这种惊爆活儿,尤其还说的极为生动,巡海夜叉怎么做的,年节要怎么吃人,说的都惟妙惟肖。
再加上,周生自称这是‘真’的,旁边的小孩子们更是不断补充各种细节,更是让周围听的人越来越多。
很快,周围就围了一堆来吃饭的,路过的,还有单纯看人多,所以跟着过来的。
人这么多,周生却也不怯场,依然是静静的,淡淡的诉说着故事。
这种叙说的方式对沧州外城的人也很稀奇,其他说书先生,多喜欢说一句拍一下止语木,为了吸引眼球,恨不得一惊一乍,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种淡淡的风格,反而吸引了又一批人,尤其是事情又涉及到了那位高校尉。
这几天,高校尉的事情,传的可远呢。
听说他能骑龙!
等到周生说完,李俊站起来,拍了拍手:“好了,好了,故事也听完了,都散了吧,我要带着人走了。”
李俊也是个大名人,相较于远在天边的高校尉,近在眼前的李工头显然说话更好使,于是人群很快又散去了。
看见人散了,这时候,周生突然问道:“对了,李俊兄弟,为什么看不见高先生了。”
“东家呀?他啊,去内城了。”李俊笑道,然后,他情不自禁的扭头,看向了内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