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
赵峥慨叹:“高大人是为我真定而死,我们真定人对此没齿难忘——不瞒您说,最近我还在帮高家置办产业,免得坐吃山空。”
恬不知耻的表完功劳,他这才又继续道:“凭着这层关系,我也有幸见了高大人几次,从他那里听闻世道并不太平,隐隐竟有……”
赵峥说到这里,斜了钱淑英一眼。
“早晚都是要知道的。”
柳如是叹了口气,道:“我家老爷近来也时常忧心,嘉靖末年的天地异变又将重演。”
“什么?!”
钱淑英吃了一惊,显然是头回听到这种事,当下急忙问:“您说的,莫非就是第三次镇物高峰?”
“差不多吧。”
柳如是显然也听过类似的说辞,于是做出了肯定。
“这、这……”
钱淑英顿时麻了,当时她虽然没有怎么仔细听,但对于第三次镇物高峰,很可能意味着灭世之灾的话,她还是知道的。
当时只以为是李光地的猜测,谁成想第三次镇物高峰已然迫在眉睫?!
这时就听赵峥慷慨陈词:“赵某听说此事,便毅然投笔从戎,决心要走武举入仕——因为我希望能在危急到来时,能尽量为天下苍生出一份力,而儒道虽然平坦,却不如武道勇猛精进!”
柳如是听完立刻站起身来,认真一礼肃然道:“公子虽然放弃了儒道,却是真儒,是君子之儒!”
“不敢当柳先生谬赞。”
赵峥忙起身还礼,等重新落座的时候,就见钱淑英正两眼放光的盯着自己。
糟糕~
装的貌似有点过头了。
这小娘皮要是主动贴上来,自己可不好跟张玉茹交代。
当然了,要是自己再三拒绝,她还是要死皮赖脸贴上来,那也就怪不得自己了。而柳如是落座后,又对赵峥大加褒奖了一番,然后话锋一转问:“对了,贤侄先前说是专门来找我的,却不知究竟所为何事。”
这就改称贤侄了?
如果抛开性别不谈,自己与钱三十七算是同年,那么柳如是作为长辈称呼自己一声贤侄,倒也顺理成章。
赵峥一边想些有的没的,一边就想把笔架的事情说出来——至于他在梦境里做过什么,那自然是绝不敢提的。
只是话到了嘴边,他忽然又想起了先前在通文馆的见闻,于是临时改口道:“其实是有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我想打听一下,朝中有哪位重臣是福建或者台湾人——此人生的身量不高、眼睛不大、相貌平平无奇、留着花白的络腮胡子……”
听完赵峥一系列的描述,柳如是立刻给出了答案:“赵公子说的应该是洪阁老。”
赵峥也早不是刚来京城,孤陋寡闻的时候了,听到洪阁老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洪承畴’三字。
啧~
怎么是这老汉奸?!
赵峥对明末清初的人物知道的不多,但却看过洪承畴的地摊科普文,这人原是无魔大明的蓟辽总督,后来战败被俘,最初一直不肯投降,还每天朝京城的方向跪拜。
本来清廷都快要放弃了,但另外一个汉奸说他每天朝着南边跪拜,但每次起身都要仔细打扫干净身上的尘土,他对衣服都这么爱惜,何况是自己的性命?
后来洪承畴果然降了。
这种人说白了就是大奸似忠,若是他果然参与了反张联盟,还说什么一心寻死……
也不知钱谦益有没有参与其中,若能凑齐这对卧龙凤雏,那反张联盟只怕是前途无亮了。
正想些的有的没的,柳如是又问:“第二件事情又是何事?”
“这个……”
赵峥看看一旁的钱淑英,道:“能不能请钱姑娘暂且回避一下?”
没等柳如是开口,钱淑英就乖巧的应了,婷婷袅袅的向外走去——还是那个女子、还是那张面孔,却一下子显得妩媚天成。
柳如是见状无奈摇头,却也没对此说些什么,只是静等着赵峥开口。
赵峥酝酿了一下,这才问:“敢问柳先生,可还记得陈子龙?”
“懋中?”
柳如是这才明白赵峥为何要让钱淑英回避,微微一笑道:“都是陈年旧事了,不想如今还能听到有人在我面前提起他——怎么,贤侄莫非是遇到他了?”
“这个…也算是吧。”
赵峥尽量简单的,把陈子龙命丧通州,临死前的执念化为梦境,又被流言蜚语污染的事情说了,最后才提到了那只笔架。
柳如是听完之后,沉默半晌,再次起身郑重一礼道:“多谢贤侄将此事告知。”
该做的都做了,眼见柳如是情绪低落,赵峥也忙顺势起身告辞。
等出了花厅的门,钱淑英立刻迎了上来。
只是还不等她开口,花厅里忽然传出悠悠琴声——方才明明没看到屋里有乐器,这琴声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