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推开了门,跨进门
着又将木门带上,二人没有寒暄,相互对视了一眼算李光地从袖子中抽出那张墨迹风干的信纸交在来人手里:“百户大人,这是加急的文书,十日之内必须传递到陈指挥使手里去。”
百户接过信纸,将它揉成了一团,又小心的从怀中拿出一方丝帕包好,放入靴子里。
“李先生,施琅见过了吗?”
“不辱使命。”李光地先是自信满满的回了一句,接着眉头微微一拧:“可惜施琅将军虽然早有此心,只是希望待他回到南边之后,能够手刃仇人。”
百户没有任何表情:“这绝无可能,冤有头债有主,郑成功已经死了,郑经和这事全然无关,更何况,朝廷仍然让郑经承袭了延平郡王的爵位,可他已没有了任何实权,说的难听一些,不过是关在笼子里的鸟儿而已,转告施琅,让他一切以民族大义为重。”
李光地道:“这些李某都明白,施琅那边当无问题,至于其他的都是以后的事。
”
百户点了点头,对着李光地抱了抱拳:“既然如此,李先生珍重。”
李光地也肃然起身,行了个拳礼:“珍重。”
没有过多的言语,百户已转身准备拉门而出,这个时候,李光地突然想起了什么,道:“明日李某要在客栈定一桌酒宴,庆祝升任水师巡检,今日百户大人来,对外人可以说是为了酒宴的事。”
百户回眸笑了笑:“这个借口虽然老套,却实在的很,李先生经常要请酒的,无奈囊中羞涩,只能折节下交与我这个掌柜有些私谊了,李先生,可别忘了,你还賖了在下九十三两纹银外加七十三个铜板呢,嗯,发了年俸记得要一并还了。”
李光地也开朗的笑了起来:“李某岁俸银60~两,禄米60斛,恐怕一年下来也还不清掌柜的帐了,这个五品官做的还真不是滋味。”
“没滋味也要做的,到了南边,李先生年纪轻轻的就想养老了吗?”百户一语双关的道了一句,门已拉开,身子一动,已走出了书房。
李光地苦笑,到了南边是否真的去养老呢?这怎么可能?他七岁入学,十三岁中秀才,接着便是举人,三年之前,拜别家乡父老,北上游学,一年之前,高中进士及第,胸中如何会没有一腔饱读经书卖于君王家的念想?他是大唐卫国公李靖,辅信将军李伯瑶之后,大唐总章二年,先祖李伯瑶以前部先锋入闽,平定闽~功居第一,此后李伯瑶后裔遍布闽南各地,自小开始,李光地入族学时第一个祭拜的便是唐卫公李靖,接着便是辅信将军李伯瑶,宗长们会激励他,要好好读书,好好进学,闽南李氏的风光便寄托在你们身上了,这些话李光地都记在心里。
三年前,这个年轻的举人祭拜了祖庙,告别了亲眷,踏上了北上的路,开始了他游学求官的过程,可是不久之后,等他到了河南,他才知道,就在他渡江的那一天,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已投降南明,而他的家乡泉州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南明的一个郡县,他开始向乡党疯狂的打听南面的消息,不经意间,却碰到了一个改变他命运的同乡。
这个同乡正是南镇抚司的暗探,接触之后,李光地终于醒悟过来,原来官和官是不一样的,在这里,自己所踩的这片土地上,这里的官,不过都是满人的奴才罢了,汉人衣冠变成了猪尾巴,大唐卫国公李靖和辅信将军李伯瑶的后人如何能向蛮荒建奴屈膝求取富贵?
“你不能回去,留在这里,你已是满人朝廷的举人,待开科之时便有机会殿试考取进士,只要你能够在这里谋得一官半职,总有一天,我们的人会来联系你。李兄,珍重。”
艰难的抉择之后,李光地同意了,他不能回去,他知道留在这里意味着什么,可是他还是决定留下来,脑海中先祖李靖,李伯瑶的影响在支持着他,先祖可以北驱突厥数千里,可以南入闽地平定四疆,自己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为什么不可以千千万万的汉人做一些事呢?
李光地留了下来,赶赴北京,进行了最后一次的科考。并且以二甲的成绩进入翰林,为了取得康熙的信任,他一面花空心思写下了平海的策论上呈康熙,一面处处挖空心思了解康熙的秉性处处投其所好。
今天,时机似乎终于到了。李光地木然的望着书房边的窗格,一偻斜阳投射进来,洒落一片光辉。
第四百一十四章:机会来了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