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峰之所以这样做,一是要分散股份,降低大汉银行归于私人的可能性,二就是为了把财富向百姓阶层转移。这个年代,财富大多集中在官员士族手里。刘峰的出现,让这种现象有所好转。刘峰降低了农民的田租,降低了利息,关东系统也出现了不少寒门出身的官员,但是大多数的百姓依然很是贫穷。
当然很多百姓在刘峰的大规模建设中获得了好处,不过大头依然被权力阶层掌握,如果不对这种情况加以改变,长此以往,社会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最后会造成社会动荡,威胁刘峰自己或者自己孩子的统治地位。
而上一次大汉钱庄一次募股,自然不能公开募股。否则当时大家都不知道钱庄是干什么,能不能赚钱,绝对不会把钱投进来。只能从自己开始,让大汉官员做榜样,这才募足了股份。现在大家都知道银行肯定赚钱,如果允许官员购买,那么百姓根本一股也买不到。所以刘峰这才做出这样严格的规定。
元和十三年秋,大汉钱庄再次募股,向关东百姓发行五十万股股份,每股价格五百七十钱。所有关东百姓可凭着基层官府出具的身份证明,前来购买。股票上将写明拥有人的姓名住址,并且登记在案。每个购买股票的百姓都在大汉钱庄中开户,每年到了分红的日期,大汉钱庄将把该股份应得的红利分到该百姓的账户内。百姓任何时候都可以提取。
由于在股票发行之前,冀州报做了长时间的宣传,而各官员也知道以后大汉银行肯定赚钱,自然也鼓动自己的非直系亲属购买。大汉钱庄发行的五十万股股票在五天之内就卖完了。
由于这一次规定了个人购买上限不得超过五千股,所以股份非常分散,还出现了很多只购买一股的小股东。毕竟有很多百姓家中余钱不多,都是一股股的买。于是大汉钱庄登记在案的股东数字超过了十万人。这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刘峰分散股份的目的。
这次发行结束,大汉钱庄总股本为二百万股,关东政府占据八十万股,占总股本的四成,而刘峰只有十万股,占总股本的半成,其他各官员自然就更少了。刘峰通过发行新股,降低了各官员在大汉钱庄中的股份,加大了政府对银行的控制力度。减少了将来大汉银行被纳入私人囊中的可能性。
元和十三年秋,大汉钱庄正式升级为大汉银行,拥有了纸币发行权。
关东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大约是二百亿钱,但是大汉银行是一次发行纸币,考虑到公众对纸币的接受程度,自然不可能发行这么多纸币。而是用大汉银行的全部资产为限,发行了十一亿四千万的纸币。也就是说就算这些纸币完全失去信用,不考虑政府的担保,也可以用大汉银行的全部资产去抵偿纸币。而不会触动储户的利益。
纸币体系是由刘峰亲自设计,面额分为一钱、二钱、五钱、十钱、二十钱、五十钱、一百钱、二百钱、五百钱、一千钱、一万钱、十万钱。经过市场调查,一百钱为使用最广泛的单位,所以二十钱、五十钱、一百钱、二百钱、五百钱面额印制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