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正义的使命> 第110章 官场中的处事哲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110章 官场中的处事哲学(1 / 2)

等到说话那人显露真容,厉元朗松了一口气,原来是吴红丽。她正好在表姐家,美其名曰:蹭饭来了。

吴红丽板起面孔,装着纪委人员的模样,背着手看着厉元朗送来的东西,频频点头道:“嗯,这些东西倒是不贵,有没有在里面私藏钞票啊。”

吴红娟轻轻推了她一把,说:“红丽,别搞鬼,元朗又不是外人。”

“哈哈。”吴红丽憋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花枝乱颤,身上最为突出的地方,颤抖个不停。

“吴姐,我还以为你调到纪委上班去了,刚才整的那一套,还真挺像纪委干部的。”厉元朗也和她开起了玩笑。本来彼此熟悉,关系也不错,开句玩笑实属正常。

金胜这会儿刚从客厅出来,招手示意厉元朗进书房里说话。

吴红娟沏完茶便退出去,和她表妹谈论织毛衣的技术去了。金胜和厉元朗没多聊,该说的话已经说过了,金胜只是提醒厉元朗,在水明乡目前环境下,一定要谨慎再谨慎,小心再小心,不希望他成为第二个季天侯,灰溜溜被赶出水明乡。

二人抽了一支烟的工夫,厉元朗起身告辞。金胜把他送到家门口,随口问起黄金周是怎么安排的。

按计划,厉元朗明天中午陪老爸吃顿团圆饭,下午就要去允阳。这次是水庆章的主意,如果厉元朗方便的话,可以晚上到他家去过中秋节。

水婷月自然乐得开心,谷红岩眼见着女儿身体一天天在好转,心里明镜似的这都是厉元朗的功劳,没有他和朗英轩的相识,就没有朗英轩亲自给女儿配药治病,水婷月也不会好的这么快。

她嘴上不说感谢二字,可对于水庆章邀请厉元朗来家里过节,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辞别金胜,厉元朗步行到王祖民家,都住在常委大院,金胜和王祖民家相隔不远,几步就到。

许是纪委书记当习惯了,王祖民见厉元朗手里拎着东西,顿时面露不悦的说:“元朗,这样可不好,提着礼物来我家,可是不受欢迎的。”

厉元朗呵呵一笑道:“部长,月饼和保健品是我从超市买的,二百多块钱,这盒茶叶是朋友送的,亲朋间的串门走动算不得送礼。您要实在过意不去,一会儿送我点好烟叶,我可是听说部长老家是盛产黄烟的。”

“你这个元朗啊,跑我这里打秋风来了。得,正好老家来人给我带了点上好的烟叶,分你一半。”王祖民由怒转喜,只有关系亲近的人才会讨要回礼,这说明厉元朗没拿他当外人,自然欣喜。

二人坐在沙发里,抽着王祖民老家的上等黄烟,还别说,味道纯正,非常有劲。

这种黄烟叶片大而肥厚,色泽浓,组织细致,弹性好,油分足,香气浓。之前经过处理,在烟丝上喷洒蜂蜜和纯粮食白酒,晾晒烘干,味道醇厚柔和,现成的盒装香烟是不能比拟的。

喷云吐雾间,王祖民询问起厉元朗在水明乡这段日子的感受,厉元朗一一如实作答。包括水明乡现状,还有他主管的教育口,受制于资金短缺,还欠着全乡教师两个月的工资,可以说前途荆棘密布,困难重重。

王祖民深深理解厉元朗的苦衷,也谈了他的看法。站在不同角度,王祖民帮厉元朗分析道:“水明乡的根源就在于马胜然身上,他长期主政水明乡,拉帮结派,形成一股根深蒂固的本土势力。一个干部在一个地方一个位置干的年头太久,这是不符合我们组织原则的。可是你也知道,前几任县委领导不是没有调动他的想法,甚至提出来提拔他当副县长,进常委班子,马胜然都不同意。他之所以敢跟县委抗衡,对县委的决定于不顾,就是因为他在省里有靠山,往往县里边刚有个风吹草动,省里一个电话过来,全变成了徒劳。所以说,水明乡要想发展,要想有个大的变化,马胜然这颗绊脚石必须搬除掉。”

难得王祖民和厉元朗说的这么透彻,这么直接,还把一些掏心窝子的话全盘说出,厉元朗很是感动。

又深吸一口烟,王祖民深深叹息道:“为这事,我和方书记也有过交流,还跟金县长深入探讨过,说实话,很难。马胜然除了有家长作风,独断专行之外,在经济和其他方面没发现任何问题,想动他,理由不充分。更为关键的是,方书记金县长还有我,都没这个信心,担心和前几任县领导一样,受到来自于省里的压力,到头来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反而助长了马胜然的嚣张气焰。”

“所以说,元朗,目前看来,水明乡这种状态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你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王祖民面露无奈神态,这也给厉元朗的心头,撒上一层厚厚的草灰,三个字:憋得慌。

告别王祖民,厉元朗驱车又赶往郑海洋家里。郑海洋是县委常委,却没住在常委大院,他这人不喜欢静爱热闹,就把家安置在县委住宅楼。

面积依然按照常委们所住二层小楼的待遇,整个三层楼,把两家住户打通,加在一起也有二百多平米,非常宽敞,装修也走的是古朴典雅之风。

意外的是,开门的竟然是郑海欣,广南海欣茶艺的美女老板,厉元朗和她有过一面之缘。郑海欣身着一袭白衣,轻抚古筝的画面,一直在厉元朗脑海里挥之不去。

郑海欣波澜不惊,她认出厉元朗,表情中透着平静,淡淡的说了一句:“你来了。”给外人的感觉更像是老熟人似的,尽管他们只是第二次见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