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下了公冶鸣,参谋部又重新制定了与魔族水师决战的计划。本来的计划是用各水师军团轮战的方式消弱魔族的实力,既锻炼了我水师水战能力,按照卢锋逐突战术来打,也不会消弱我水师实力。我们的轮番打击也让魔族无法向南岸顺利调兵,减弱了陆维到江夏一线的压力。
现在我们一个军团的水师被魔族夜袭全歼,使得我水师力量大大减弱,我们不能再不紧不慢地轮战,也没有力量完全阻止魔族向南岸运兵,所以我军水师必须寻找机会与魔族水师决战。
魔族水师都督萧骥,因为在战船上的劣势,一直避免与我军水师决战,但是我们采取不断轮战的方式,不断削弱他的舰队,最后使得萧骥不得不冒险夜间偷袭我军水师。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人类居然大意到这种地步,让他成此大功,一举歼灭人类水师六分之一的力量。当然他也知道他会受到报复,现在趁自己大胜,敌人力量削弱的时候决战,可以说天时人和对自己都有利。这样两军水师的大规模决战已经不可避免了。
由于我水师一直没能在平江王辖地找到合适的基地,所以基地就放在了安东王的东江镇,但是东江镇的规模太小,根本放不下整个同盟军水师,所以才有轮战的公冶鸣的大队前出在江边停靠的事情,结果被萧骥打了个全军覆没。
现在魏斐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率领全部的五艘一千料的战舰,五百料战疆艘,斗舰三十艘,艨艟三百余艘,补给小船三百余艘,总兵力二万一千鬼,逆流而上进攻夷陵。而章秉炎则率领全部一千料战舰三艘,五百料战舰七艘,斗疆艘,艨艟一百艘,补给小船一百余艘,总兵力一万鬼,顺流而下进攻夷陵。
战前魔族有一千三百余艘船只,打到现在还剩下一千余艘,其中千料战舰一艘,五百料战舰八艘(包括俘虏的一艘),斗舰七十艘(包括俘虏的二艘),艨艟有七百余艘,各种补给小船三百余艘,总兵力三万三千鬼。
萧骥没有直接顺流而下与魏斐决战,而是调集所有力量,逆流而上直接攻击章秉炎部,而致魏斐的舰队于不顾。这又是一个险招,萧骥的想法是,两军水师兵力相当,要想分兵抵挡,很显然自己处于下风,不如集中所有力量攻击章秉炎的舰队,打败他之后,掉过头来再攻击魏斐的主力。自己的舰队力量大大超过章秉炎部,就算章秉炎部能够用卢锋逐突战术消灭自己一部分舰只,但是这么大的兵力差距,是战术不能弥补的。只要追上章秉炎部,能让自己的水兵冲上他们的船只,很有可能再次俘获敌方舰只,这样掉过头来与魏斐决战自己的实力也许不减反增也说不定。
至于夷陵,有陆军的重兵防守,光凭魏斐的水师绝对不可能攻下夷陵,萧骥一点也不担心。
只要能打败人类的水师,大江就是天堑变通途了,只要把魔族四十万大军都调过江南,人类是不可能抵挡得住的,甚至攻下皇城俘虏鬼皇,也不是不可能的。到那时自己就是魔族的英雄,魔皇对自己的奖赏也决不会吝啬。战前魔皇召见了萧骥,授予他魔皇旗,允许他挂在那一艘一千料的战舰上,如魔皇亲临,这时多大的荣誉啊。不过他也明白如果这一仗打不好,那么等待他的只能是地狱了。
章秉炎的舰队正在顺江而下,突然船上的观察斗的观察员叫起来,声音都变了:“发现敌舰队,是大舰队,大舰队!”
章秉炎有些不快,这个观察员也太激动了,什么叫大舰队?连敌人有什么舰只都没有说清楚。
观察员激动地再次报告:“敌舰队有一艘一千料的战舰,上飘魔皇旗,五百料战舰八艘,斗舰有几十艘,太远看不清,艨艟根本数不过来,整个江面都排满了。这是魔族水师主力,绝对是主力!大约五十分钟后遭遇。”
章秉炎也吓了一跳,连魔皇的坐舰都来了,不知道魔皇在不在上面。敌人所有的五百料战舰都出动了,斗舰居然达到几十艘,这说明敌舰队是倾巢出动了。他一下子就明白这是魔族水师的全部力量,这是准备要消灭自己的舰队来的。怪不得观察员声音都变了,自己这边的力量与敌人的力量相差太大了。这绝不是几架投石车能够弥补的。怎么办?
很快他就决定了,要用整个舰队拖住魔族舰队,等待魏斐的主力舰队到达,当然打法还是卢锋逐突战术,尽量与敌舰队保持距离。他分别向邓延年和魏斐通报了敌舰队的动向,并上报了他的作战构想。虽然他并不隶属于魏斐,但是他原本就是魏斐的部下,而且关系很好,甚至连出任三镇镇守军司令也是魏斐向邓延年推荐的,邓延年再向我要的人。而且要想打败魔族水师也需要魏斐加速前进,所以自然要向魏斐通报。现在魏斐的同盟军水师也隶属于邓延年麾下,由邓延年统一指挥,而邓延年的水师作战计划却是我们参谋部制定的。
邓延年收到章秉炎的作战计划,也不敢自专,而上报到我这里。因为即使最后我们能获胜,章秉炎部也很可能会全军覆没。这个主他不敢做,也不能做。
我立刻召开了有参谋部、邓延年、章秉炎、蔡铭、魏斐、杜小山参加的通讯会议研究章秉炎的作战计划。
寂寞的小鱼对这个作战计划并不支持,他说:“敌舰队鬼数是章秉炎的三倍多,章秉炎部很可能会被魔族水师消灭,然后魔族趁胜顺江而下,刚刚经历大败的魏斐部也很难抵挡,这个险不能冒。如果水师一败,我们就是去了大江的屏障,平江城不可能抵挡得住魔族四十万大军的攻击。我建议章秉炎部立刻撤退回三镇基地,有基地的陆基投石车,魔族的舰队也不敢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