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玄幻奇幻>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7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78(2 / 2)

那么,可能的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呢?

综合种种因素推定,这桩公案的基本事实真相,最大的可能是:韩非心思周密,入秦“用间”,有最坏的思想准备。下狱之后,韩非羞愧、愤怒、绝望,便以自己藏匿的毒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此事传入山东,便流变成了李斯、姚贾陷害的口舌故事。百余年之后,司马迁采信了这一传说,写进了史书。

4.韩国无抵抗灭亡

公元前233年,韩非死于秦国云阳国狱。

韩非一死,秦韩关系就急转直下了。所谓急转直下,是说两国关系因为韩非之死而摆脱了一个时期的周旋纠缠,进入了直截了当的最后解决阶段。从秦国方面说,就是已经确立了先灭韩国的战略,并且立即着手实施军事准备。从韩国方面说,则失去了一切虚与周旋的可能,只能作出最后的选择了。

韩国的最后选择是:立即派出特使,向秦国称臣。

秦国接受了韩国称臣,但并没有放弃紧锣密鼓的军事进攻准备。年余之后的九月,也就是公元前231年的秋天,韩国进一步妥协,主动向秦国割让整个南阳郡。秦国派出内史郡郡守嬴腾,为南阳郡代理郡守,率军接受割地。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30年,嬴腾率军进攻韩国都城。小战之后,秦军攻占新郑,俘获韩国君主韩安。随即,迅速占领韩国全部土地城池,设立了颍川郡。至此,韩国宣告灭亡。

秦统一中国的壮阔进程,就此拉开了历史的序幕。

两强终决:灭赵之战

1.秦赵关系的发展脉络

公元前229年,也就是灭韩之后的第二年,秦国立即对赵国发动了统一战争。

秦统一赵国,是战国末期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也是秦统一中国的最重要战争之一。为此,我们有必要首先对秦赵两国关系的大历史,做一番简单的线条勾勒。秦赵两大国的关系史,可以分为五个大的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西周之前秦赵同源,两大国先祖都是东部古秦人族群。

关于这一时期的历史,我们已经在洪水时代说过,这里不再重复。

第二阶段,西周初期,秦赵分流。

殷商末期的古秦人族群,已经成为镇守殷商西部的军旅族群,“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周武王灭商后,秦人族群不愿臣服于西周新政权,联盟宣告瓦解,七十余族分作了三大部分流散于华夏大地。首先,诸多分支族群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离开故地,或不能、不愿追随核心族群迁徙的,就分散流布于华夏腹地了。其次,秦人轴心嬴氏族群的嫡系主力,西进到陇西戎狄地区的河谷地带,也就是今日西汉水上游的甘肃礼县地带,重新建立了生存根据地。这一支,就是后来建立秦国的秦人族群。第三部分,是嬴氏族群的另一分支,殷商末期的大将恶来的弟弟季胜,带领一支族群,进入了北部山地草原的半农半牧区,重新建立了生存根据地,成为后来的赵人族群。这就是《史记·赵世家》所说的:“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为帝大戊御。其后世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后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其后为赵。”

第三阶段,西周末期与战国初期,秦赵两大族群先后立国。

西周末期,陇西秦人因挽救周室有功,被周平王封为诸侯,建立了秦国。这就是说,陇西秦人建立诸侯国的时间,比赵人立国要早三百余年。但是,北进秦人改善困境的历史,却比陇西秦人要早百年上下。

远在西周中期的周穆王一代,陇西秦人还在与周边戎狄族群浴血奋战的时候,北进秦人族群的领袖造父,因其非凡的驯马驾车才能,做了周穆王的御车将军。后来,因为造父的神异车技,襄助周穆王平定东部叛乱有功,被周穆王封于赵城,也就是今日河北赵州地带。从此,这支古秦人在西周社会有了合法地位,便以封地为姓,成为赵氏族群了。后来,赵氏族群成为大诸侯晋国的大族群之一。战国初期,赵氏族群与韩、魏两家三分晋国,正式建立了赵国。总体上说,在整个西周、春秋时代的五百余年间,秦赵两大族群都在各自奋争,都在坎坷前进,但没有发生同源族群之间的实质xing茭往。

第四阶段,战国时代,两大国开始进入了国家对抗。

战国初期,秦国因六代乱政,陷入穷弱时期。此时的赵国,则是山东六国中的较强国家,与韩、魏两国结成三晋同盟,对秦国实行了较长时期的进攻与遏制战略。这一时期,虽然压制与进攻秦国的主要国家是魏国,但是,赵国也是中原国家集团的重要成员,也是秦国的敌手之一。从此开始,秦赵两大国的对抗关系,贯彻了整个战国历史。

第五阶段,战国中期秦赵对抗升级,两国关系成为战国格局的轴心。

战国中期,秦国先于赵国实行深彻变法,一举崛起为天下强国。此后大约五十年,赵国在赵武灵王时期也实行了相对深刻的变法,一举崛起为山东最强大的战国。从变法强大并拓展北方土地开始,赵国成为山东六国合纵抗秦的主力国家,成为秦国最主要的敌国。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78在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