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射器:1台
装甲:水线主装甲带80120mm;水平装甲60100mm;炮塔正面120mm,炮座120mm;指挥塔150mm;防雷装甲,三层,每层25mm。
舰员:1820人
但是这两艘重巡还未完工,德国就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放弃购买,于是这两艘重巡便又根据中国海军的需要进行了一些改动。比如一开始应德方的要求,舰上的武器都是原装或者组装的德国产品,但既然德国确定不要,就很自然地都换成了国货。尽管如此,国造武器与德国货相比却丝毫不差,甚至因为胡卫东在中德技术交流的过程中多少留了一手的关系(注1),因此国货反而还有一定优势注1:德国自然也有保留,但不如咱们多,因为身为穿越者的胡卫东知道德国这个时期的科技与工业水平,而德国人却始终不清楚中原解放区到底掌握了多少独有的新技术(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四章南昌级巡洋舰(中)
就拿“南昌级重巡洋舰”上的9门203mm主炮来说,最初选用的是德国skc/34舰炮的改进型,由于胡卫东力荐使用了全自动装弹机,使这款历史上二战时期综合性能最强的203mm舰炮射速大大提高,达到了和美国203mm舰炮同样的每分钟6发的最大射速,但在射速大大加快的同时,由于中方提供的新型炮管钢,这款舰炮炮管的平均寿命却几乎没有减小半点。
改进后的skc/34舰炮已经和此时世界上的其他同口径火炮拉开了很长的一段差距,但德国人却没想到胡卫东居然还没拿出全部的干货。就拿炮管钢来说,胡卫东提供的配方和工艺是用于制造陆军火炮的,而陆军火炮的射速比同口径舰炮低得多,因此性能自然也低得多。
此外,德国的火炮专家虽然已经是世界一流,却还都习惯于先设计火炮、再为火炮寻找合适的材料,因此他们得到新材料后只是简单地进行了替代,除了延长炮管寿命并没获得其他性能的提高。而身为二十一世纪全球最顶尖的火炮与弹药专家之一,胡卫东却能够根据材料的性能来量身定做地设计大炮,因而在两艘重巡确定会归中国海军所有之后,胡卫东重新设计的203mm舰炮性能上要比德国大炮优秀得多,在精度毫不逊色的前提下,这款203mm舰炮不但最大射速达到了惊人的每分钟10发,而且炮管寿命同时达到了800发以上…
不过,所用的材料好了,成本也相应地提高了很多,尤其是稀土、钨、钼等各种合金成分的用量更比提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