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重生猫咪:你是我的铲屎官吗?> 第308章 天下焉有四十年监国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308章 天下焉有四十年监国乎?(1 / 2)

第308章天下焉有四十年监国乎?

一年后。

大明皇宫,御书房。

朱无视坐在宝座之上不停地批示奏折,这件事他在护龙山庄做了二十年,如今不过是换了个地方而已,很熟练。

不过他还是对各府、各部的奏折做出了统一要求:小事两百字,大事必须五百字以内,否则罚俸禄。

不然看不完,根本看不完。

而这监国的一年时间内,他也并没有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只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大规模培育土豆、番薯、玉米等外夷交易过来的高产作物。

这些东西其实明成祖下西洋的时候,就已经被带到大明,但因为带的不多,只能慢慢培育,选种。

之后成祖驾崩,人亡政息,便不了了之。

但朱无视遍观古今典籍,早已经对这些作物的去处、习性了解于心。

当年,郑和率领三万余人、四十余只大船组成的船队,先后七次远航西洋,拜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百万里之遥。

之后还留下一部重要的官方卷宗,叫《郑和出使水程》。

这部卷宗包括了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大量原始资料,如:郑和宝船的技术资料、还有船队所用的海图,各国的习俗习性。

明宪宗成化年间,当时皇上命兵部尚书项忠查郑和的旧档案,结果查了三天,愣是没查到。

项忠就问:档案呢?

时任车驾郎中的刘大夏回答:三保下西洋,费钱几十万,军民死者万计,就算取得珍宝有什么益处?旧档案虽在,也当销毁,怎么还来追问?

总之就是两个字:没了。

最后这事当然不了了之。

但朱无视清楚地知道,如今南海一带海运走私最大的几家中就有刘家。

他们这些家里虽然名声不显,但财富惊人,而且几乎掌控沿海一带大大小小所有的事情。甚至连当地的父母官都要仰他们鼻息。

在他们眼里,换一个父母官做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若不是中途冒出个万三千横插一脚,他甚至不知道海运这回事。

至于这些高产作物,那些家族知道吗?当然知道,他们甚至清楚明白这些作物若是推广出去,能福泽万民,养活万万人。

岁大饥,人相食,这种事更是再也不会发生。可以说是功德万代。

但他们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些作物种在自家的园里:偶尔带着一些好友炫耀欣赏一番:此乃西洋奇草,亩产甚丰,口味奇特。

至于放出去,让那些苦哈哈的下民百姓们种植,让他们吃饱?

不可能!

若是人人都吃得饱,穿得暖,还有住的地方,那他们哪里能有现在的地位,权利?他们家里那么多的田又给谁种?

还怎么压迫那些苦哈哈的平民百姓穷尽一生的辛苦来为他们卖命?

只有让那些人越穷,越苦,日子过得越难,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大户人家才会过得越快活。

之前朱无视可以不管,但现在不同,他是监国亲王,四海八方,天下万民都是他的。

若是能推广这些作物,十年内,大明人口至少能翻倍,到时候史笔如铁,他难道不是明君?

第二件事:铲奸除恶!

这种事其实很简单,箭射出头鸟,有护龙山庄的情报关系,哪一家牛逼,就打一家。

按照那小黄猫的说法,大明不允许有比他还牛逼的存在!

当然做这件事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杀鸡儆猴,彰显权威,排除异己。

他当监国,自然有很多人不服。阳奉阴违还好,有的干脆直接作对,这种人还留着干吗?

这就是在阻挡大明前进的脚步,直接抓起来送去种地。

只有百官听命,和他行动一致,如此一来,才能让他继续顺利执行自己的计划。

另外一个最重要的还是搞钱!

大明承平数百年,那些大户人家一个个可以说富得滴油,仅仅一年时间,他也就抄了五个大户,十个中户,还有三个走私大家,就抄到价值数千万两白银的田地、商铺、珍宝。

大明的财政顿时一轻。

有钱,才能办事,不然谁会为你卖命?

他如此作为,整个官场自然是怨声载道,每天送到北疆的奏折和信件都能当柴火烧,不过他们要么找不到正德,要么辛辛苦苦找到了,都被一句话打回。

“是皇叔监国还是你监国?你闲得很啊,要不要来跟我打仗?走,咱们一起去草原打草谷!”

至于某些大户干脆揭竿而起,想要造反?问题不大。

这一年以来,正德也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前半年横扫北疆,一个人带着曹正淳和一千黑骑,不眠不休,一路不停,横扫九边,哪个部落不服就打谁。

第二件事:后半年,他带着一千黑骑巡视全国边防,将百万大军裁撤到五十万,不服的就打。

当然,其中有不少本来就领的空饷。根据大学士王阳明计算下来,这裁撤一半大军,大明的战力不降反增。

真是离谱至极。

“王爷,文渊阁大学士,王阳明求见。”孙公公进来汇报。

“请。”

王阳明不紧不慢进门:“拜见王爷。”

“免礼,王大学士,我交给你的任务办得如何了?”朱无视淡淡问道。

不久前他才明白那正德将这王阳明火速提拔的原因,相识许久,他才知道此人武功、才学,竟然不在他之下。

王阳明作揖:“禀监国,三千名熟练使用新式记账法,以及新式数字的账房已经培养完毕,短时间内已经查清内库、国库、六部相关财物、银两等短缺。

这是相关的缺损奏折。”

让孙公公接过奏折,朱无视随便翻几页,长叹口气:“触目惊心。”

可以说这六部上上下下,有一个算一个,基本上就没有不捞的。

是啊,辛辛苦苦考上科举,不捞一把,对得起自己昼夜苦读的辛苦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