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内人少,也都好商量不是?
咱们主要是负责矿泉水、饮料的集体采购,还有联谊活动时,一些薯片之类的零食。
再就是一些一次性餐具、湿纸巾、筷子这些。”
他又看了眼苏蓉,接着道:
“联谊活动的道具,比如气球、彩纸、拔河绳子之类的……
苏蓉你也可以列个需求单,我和黄琪琪帮你搞定就好,我们是负责采购的,你就没必要另外折腾了。”
苏蓉看向许晨,又是露出一抹感激:
“好的……”
……
在许晨的“间接主持”下,活动的讨论迅速便有了完整的策划落地方案。
可能原本还要折腾讨论好几轮的,现在看下来,其实班委这里已经讨论的七七八八了。
把活儿分拆到各个小组,分头行动也便是了。
班长闵思怡开口道:
“我晚上整理一个文档,发到班级群里。
然后明天刚好有学院专业课,跟大家一起同步一下。
如果有意见和讨论,我们也能提前解决。”
众人纷纷点了点头,瞬间也是感觉到了轻松。
闵思怡笑着看向许晨:
“许晨,你还有其他意见或补充吗?”
许晨刚好在走神,转过头来笑着道:
“我没有啦,这样安排都挺好!”
闵思怡:“所以说,让你加入班委是对的!”
她顿了顿,又开口道:
“心理委员同学,我能跟你预约谈心的时间吗?”
许晨:“??!”
……
……
傍晚,几人一起去食堂吃了餐饭。
三个女生有说有笑,许晨只是跟着笑笑,偶尔附和两句,自然随意。
黄琪琪看向许晨,忽然说了句:
“许晨,跟你吃饭挺好的。”
许晨愣了愣:“这是哪里话?”
黄琪琪:“要是霍大山跟我们吃饭,他就全程讲个不停呢!我们插不上嘴……”
许晨笑了笑,看来霍大山是为了展现情商,稍显用力过猛了。
他又忍不住心想,面前三个女生里,不会有霍大山喜欢的吧?
……
……
晚上,许晨去了一趟图书馆。
并非瞎逛,而是目的明确。
七楼人文社科,正好有广告学相关类目的书籍。
许晨在书架上转了一圈,找到了一本《创意与创新思维》的书籍。
作者是京城某院校,人文学院的院长,同时也是国内广告学科的领军教授。
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此次“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的评委主席。
许晨来借阅他的书,自然是为了投稿参赛。
他是评委主席,那就投其所好,做一个评委主席调性的作品出来。
当然也就需要研究下,这位主席的调性和喜好。
许晨作为在广告行业混过的人,在广告创作的专业度上,自然是碾压一众大学生的。
但还是需要研究下评委的调性,毕竟最终的评选完全是“人”来决定的……
而不像现实广告公司做项目,还会基于用户调研和市场数据,相对从“市场”角度来做判断。
按照许晨前世参加一些类似活动的经验,像这种“评委主席”,甚至可以做到“一言堂”。
至少可以凭个人权威,就判定出一两个重要奖项出来。
当然要仔细研究一下。
……
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学院的口径是鼓励大一新生参与,但还是以“参与学习”为主。
也正像先前系主任所说的,这种全国高校的比赛,还是大三、大四的学长学姐参与为主,大一更是并不强求。
而许晨却发现,其实同班的同学,竟然都在“偷偷努力”,在默默研究这个比赛。
看来这帮同学看上去都很随意,实际上都还是很“卷”的。
想来也是情理之中。
能够考上985名校的,有一个算一个,都不会真的是放任之人,至少都有努力和好胜的一面。
类似焦天博这种“学霸”自然是高调的在研究和备赛,一副要拿下一等奖,震撼全国高校的架势。
其他人相对看上去随意,但也明显在默默折腾了。
或许普遍的心态是,反正投稿也就是些精力,上大学又比较闲……
试试嘛,万一获奖了呢。
但摆在这帮大一新生面前的挑战还是很大,毕竟他们专业课都没上几天,所谓“创作”广告作品,更多的也完全是靠直觉和蒙。
许晨还没开始着手具体创意,但先跟孙艾米提了个需求过去。
孙艾米欣然接受:
“我这段时间公司项目也不忙,许晨老师随时找我就行!”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