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女生频道>重生之红星传奇> 第二一九章 纽约的声音(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二一九章 纽约的声音(三)(1 / 2)

倪华看了一眼这个记者,说道:“我的丈夫刘一民将军告诉我,无论国民党还是**,都是中国的政党,都是为中国独立自由而努力的政治团体,就像美国有民主党和共和党一样。在当前日本侵略的情况下,中国**和中国国民党已经携起手来,结成了抗日统一战线,带领全国人民团结抗日。第十八集团军属于中国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同样接受国民政府领导。在抗日问题上,十八集团军和国民政府立场一致、态度一致。这位记者朋友,我可以告诉你,国民政府先总理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宋庆龄女士、现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先生的夫人宋美龄女士、国民政府现任财政部长孔祥熙先生夫人宋霭龄女士,都是我的亲表姐。我相信,她们,包括蒋委员长本人,都会支持我的态度的。不知道我的回答你是否满意?”

《洛杉矶时报》记者眼睛睁得溜圆,连声回答:“我很满意,谢谢美丽的倪华博士。”

马上就又有一个记者问道:“我所知道的**都是信仰马克思主义,执行的是极端政策,违背人性。请问倪华博士,你接受的是美国民主自由博爱教育,为什么要加入**呢?”

倪华想了想,知道这记者是一个极端保守的家伙,就回答道:“这位记者先生,首先,我只是一名中国十八集团军的战士,我还没有荣幸成为一名**员。第二,我想,你对中国**有误会,或者是听信了不准确的报道。我所认识的中国**的高级领导人,包括我的丈夫在内,都是一群有理想、有追求,聪明、正直、善良,有极高修养的人。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都是从法国、苏联留学回去的,就是没有出国留学的,也是非常高级的知识分子。我的丈夫不但是一名英勇善战的将军,英迈绝伦,而且精通诗词书画,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画家,他的钢琴弹奏水平绝不亚于美国一流钢琴演奏家的水平。第三,据我所知,中国**在陕西实行的政策,不但得到了农民的拥护,也得到了工商业者的拥护。陕西欢迎美国工商业者前去投资创业。第四,我丈夫告诉我,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既然是理论,那就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不断地在实践中修正错误,使其更加完善。其实,我对马克思主义不懂,只是我丈夫曾经给我详细介绍过,按他的说法,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指导人们通过奋斗,求得人类真正的自由解放,求得人性的最大完善。第五,无论马克思主义也好,自由民主博爱也好,都是为了促进社会发展进步。而日本人奉行的军国主义、侵略扩张政策,则是人类和平发展的天敌,是无论何种信仰的人们的共同敌人。这位朋友,我的回答很肤浅,有机会的话,我想请你到中国去,认识一下我的丈夫和我的战友,他们一定会给你满意的答复。不知道你是否愿意与中国人做朋友?”

出乎倪华的意料,这个记者没有继续发难,而是礼貌地说:“倪华博士,虽然你自己说回答的很肤浅,但你的说法很新颖,我以前从没有听过如此诠释。我想,你的丈夫一定是一个对马克思主义有独到见解的人。我一定要到中国去,一定要见见你的丈夫和其他中国**人。谢谢你,我很满意。”

倪华心里一阵轻松,微笑着说:“我的朋友,欢迎你到中国去。我保证,你绝对会不虚此行。”

记者见面会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等倪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学校宿舍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了。

胡乱吃了口饭,洗漱后,倪华在日记中写道:“亲爱的,我对自己今天的表现很满意。这是我推动美国支援我们抗战的第一仗,我渴望下一次还能如此成功。”

第二天,纽约各大报刊都在第一版整版报道记者会的情况。

《纽约时报》一版大标题是“中国传奇英雄刘一民将军夫人倪华博士血泪控诉日军侵华暴行”,二版大标题是“倪华博士呼吁正义的美国阻止日本侵华”,三版的标题是“倪华博士呼吁美国人民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支援中国抗战”,第四版的标题是“燃烧的中国”。

第一版,满篇都是日军制造的惨案,时间、地点、死难人数记载准确,不但资料翔实,描摹也真真切切,如亲临其境。

第二版主要是《纽约时报》记者对美国对外政策的解析,不但有蒋介石政府向美国寻求援助的情况,还有日本历年来从美国进口战略物资的数字。文章最后,以醒目的大号字体写到:“美利坚的物资正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物质基础,用美利坚的钢铁制造出来的炸弹,正向苦难的中国人头上落去。中国的大地在呻吟。”

第三版则是刊登了《纽约时报》驻中国记者拍摄的照片资料:忍饥挨饿的灾民、缺枪少弹的中国士兵、淞沪战场抱着手榴弹与日军坦克同归于尽等照片,然后就是中国急需美国民间捐助物资清单。

第四版则是中**队在抗战中进行战斗的战果介绍,包括板垣征四郎中将在内,所消灭的日军部队番号、人数以及官佐姓名、出生地等资料,都非常详尽,一下把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戳的一塌糊涂。

为了扩大宣传效果,提高报纸销售量,《纽约时报》还推出了专刊《绝世红颜演绎绝世传奇——独家专访倪华博士与传奇英雄刘一民的情与爱》。文中把倪华描写成了一个从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走出来的天使,把刘一民写成了一个与倪华一见钟情的绝世英雄,文笔曲折生动,一时洛阳纸贵。

其它报纸也紧紧抓住新闻看点,以《瞧,这就是大日本帝国皇军的兽行》、《华北在哭泣》、《日军肆虐长江两岸》、《板垣征四郎是如何剖腹谢罪的》、《被击毙的日军将军们》、《中**队一战歼灭日军四万人》、《奇迹,八路军总医院副院长竟然是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在读博士》、《战火下的爱情传奇——记中华民国八路军教导师长刘一民与哥伦比亚大学女博士的生死之恋》、《东方天使原来是中国女军官》、《美国教育的奇葩——从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到倪华》等大幅标题,全面报道见者见面会的情况。

纽约轰动了!

美国是一个新闻业高度发达的地方,也是一个制造新闻的地方。普通老百姓刚刚从经济危机、失业破产的阴影中走出来,正需要刺激人、激励人的爆炸性新闻,这倪华的身份和她所揭露的日军侵略兽行,正好迎合了这种需要。索尔兹伯格先生也正是看中了这点,才不遗余力地帮助倪华。

于是,纽约人在议论,纽约人在行动。

哥伦比亚大学的师生看到报纸后,才知道医学院那个东方天使竟然是中国八路军总医院的副院长,是一战消灭4万日军的刘一民将军的夫人,在骄傲自豪的同时,学生会迅速发起了“我为苦难的中国捐一美元活动”,组织师生捐款。

纽约的华侨看过报纸后,对祖国的抗战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各类华商会迅速和倪华取得联系,决定在《纽约时报》开设捐款捐物热线电话,设立专门银行账号。同时与美国各大城市华侨组织联系,组织动员捐款捐物。组织华侨回国参战,监督日本与美国贸易,尽可能依靠媒体力量,阻止日本从美国进口战略物资。

考虑到日本方面反应,华商会决定聘请6名保镖,担任倪华再美期间警卫任务,确保安全。

一些民主党议员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接受电台采访,呼吁政府尽快研究对外政策得失,为总统决策提供正确的参考材料。

共和党议员就不客气了,一个议员犀利地指出:“不可否认,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经济政策是成功的,为美国走出经济危机建立了功勋。但罗斯福先生显然对我们周边发生的事情关注不够,竟然能让侵略成性的日本强盗大摇大摆地开着船到美国来,把我们的废旧钢材和石油、橡胶一船船拉走,制造成飞机、坦克和炸弹、刺刀,去屠杀中国无辜的平民。我为自己是一个美国人感到羞愧,为有这样的总统感到羞愧!”

民主党议员威尔基马上就在电台上指出:“总统的政策是需要修改,但关键问题不是总统决策正确与否,而是可恶的、善于撒谎的日本人欺骗了我们的外交部门,欺骗了总统,欺骗了全世界。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人一直对国联的调查结论拒不执行。现在需要考虑对日本实行制裁了,不然的话,会助长日本人的侵略野心。”

清晨,第五大道上挤满了上班的人流,倪华手捧一个写着“为中国抗日战争捐款”的捐款箱,带着几个自愿者和华商会聘请的保镖,站在路边,在瑟瑟寒风中,招呼行人们捐款。

普通美国人大多数都是善良的,见是为中国捐款,不少人慷慨解囊,捐款箱前渐渐排起了长队。

一个衣衫褴褛的黑人乞丐也捐出了身上仅有的75美分。倪华不忍心要他的钱,就说谢谢他对中国人民的支持,他的生活一样困难,就不必捐了。

那黑人乞丐连说两声no后,坚持把钱丢进了捐款箱,并说:“在第五大道上我还可以维持自己的生计,可陷于战火的中国人恐怕连一条安全的道路都找不到了。”

倪华感动地不行,强忍着就要夺眶而出的泪水,深深地向黑人乞丐鞠了一躬。

看看上班的时间到了,第五大道上的行人也渐渐稀少了,倪华正要招呼大家收起捐款箱,换地方继续工作,就见一个穿着厚厚的和服、神情倨傲的小青年横着走了过来,背后跟着几个象是跟班一样的人。

那小青年双手交叉在和服里,不屑地看着倪华手中的捐款箱,用日语轻蔑地说道:“支那猪果然毫无廉耻,竟然向外国人乞丐讨钱,要是我的女人敢这么干,我早就让她剖腹谢罪了!支那人真应该向我们大日本帝国学一学纯洁高贵的武士道精神啊!”语毕,他的跟班们放肆地笑了起来。

一个跟班更放肆,跳了出来,把小头目刚刚说过的这段话用中文和英语大声喊了两遍,这群日本人笑得更加放肆了。

话音刚落,刚刚那位黑人乞丐霍地冲上前来,一个直拳重重地打在和服青年的鼻子上,直打得他鲜血横流,滚倒在地。绣满樱花的和服滚在雪后的泥水里,霎时间失掉了颜色,变得污七八糟。

还没等日本人有所反应,黑人老者冲不远处的巡警喊道:“嘿,乔!这边有闹事儿的!”

倪华身边的保镖和志愿者也围了上来,狠狠地盯着这几个日本人。

倪华上前慢慢说道:“这些钱来自于善良的美国人民和中国侨民,是用来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侵略、拯救苦难中的中华儿女的。你认为我们的筹款是耻辱,说明你根本不懂什么是耻辱,更说明了你只是一个接受过日本军国主义教育的愚蠢的家伙。你在街头像恶犬一样发疯地咆哮,才是真正的耻辱!你可以选择在这里剖腹自尽,也可以选择报复我,但请你明白,你的报复就如同你那虚伪的武士道一样,绝对不会成功的!”

见警察已经快步跑来,带头的日本青年顾不得再纠缠,拉着几个跟班灰溜溜地跑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