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玄幻奇幻>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第一百八十四章 成功的秘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四章 成功的秘密(1 / 2)

第一百八十四章成功的秘密

历史已经变得模糊起来。

至少已经跟李思明曾经在历史书中,在各种正式非正式的消息中所记忆的,已经不太相似了。

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政治经济风云突变。国际上,东欧、苏联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国内,1988年中国经济出现严重危机,1989年又发生了“政治风波”,在八十年代落败而逃的极“左”思潮又气势汹汹,卷土重来。紧接着西方国家“制裁”,只是这个“制裁”只能对小国有明显的效果,但是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在5%上下徘徊。改革陷于比后退更可怕的停滞。经济特区面临着还要不要办下去的疑问。但是至少深圳并不是这样的,这里的人都充满着乐观。

似乎为了回应中央最高首长1991年初视察上海的讲话,远在深圳的微星科技集团几乎与此同时,一系列的重大突破让国人应接不暇,而微星公司跟国外半导体巨头之间的轰轰烈烈的争斗,似乎也刺激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在极大地增强了国人发展高科技信心的同时,也刺激了民营经济的发展,至于少在深圳是这样的。1991年在深圳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的两倍,其中属于高新技术的就占了相当的比例,而投资额却相当于过去五年的总和。

在1992年的1月中下旬的时候,深圳又迎了一位可敬的老人。这位老人直奔位于南山区的微星集团,这次可以算得上是“私人之行”,没有大批的记者,只有一位新华社记者。李思明是1个小时前得到的通知,他和他的股东们正准备开董事会。

“这么急,我们可怎么做准备啊?”曾智满头大汗。

“准备什么啊?不用准备,你那搞的是形式主义!”李思明道,“各就各位,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对自己要有信心。首长想看的不是我们的笑脸!”

带着自豪感的李思明,意气风发地率领全体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在门口迎接。

在过去的一年中,来微星公司参观或者视察的人不少,除非必要,李思明很少主动出来迎接,因为他的头衔只是一位副总裁,曾老板亲自陪同还不够重视?这也说明了微星公司的内部管理体制,董事会就确立了股东说话的权力,从一开始就很明确,而李思明只做他擅长做的。但是今天,李思明绝对要站在前面。

首长的兴致很不错。

“八年前我来过这里,当时这里还是一片工地,可是八年过去了,微星公司从无到有,发展壮大,见证了深圳的发展,就是深圳的一面旗帜!”首长首先赞许道。

八年的时光不长也不短,时光匆匆而去,许多人会为此扼腕长叹,感叹生活的艰难、事业的无成和白发早生。但是,有着强烈使命感的人如李思明,当回首往事,内心却是充满着豪情与斗志昂扬。

“我没有浪费这八年的时间,我是时间的主人!”李思明在心里这么对自己说。

事实上严格算起,应该是将近十一年的时间,微星集团已经深深地扎下了根,并且茁壮成长,已经开始枝繁叶茂,正显示出它的勃勃生机,而李思明也正走向自己事业的高峰。时间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

“首长,微星公司的发展取决于科技两个字。发展高科技不只要投入,还要有一个好的环境。而我们深圳在这方面就很不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策支持。”李思明恭敬地回答道,顺便也夸了深圳两套班子一番。

“小李,咱们见过不止一次了。最近听说过不少关于你的传闻,这当中有事实,更多的却是谣言。人们在羡慕你的财富的同时,却忘了你付出的代价。”首长指着李思明道,“这位小李,是个英雄,他更是一个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年轻人,我们中国就缺这样的人。不要争论,看来是对的!”

首长对李思明的热情,让所有的人既感到顺理成章,又感到意外,而对李思明的高度评价也让人惊叹。这似乎能解释微星集团为什么在深圳一直顺风顺水,从而得以专心搞科技攻关。

“不知道,李副总到底有多少钱?外面传得挺玄乎!”有人挺好奇的插话道。

这可难倒了李思明,他回头瞧了瞧远远地站在十几米开外的袁侯,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头,坦白道:“我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资产!”

众人哈哈大笑,他们以为李思明这位实际的老板真是个糊涂的老板,连自己有多少钱都不知道,或者是笑话李思明不知天真地厚。

“我的意思是说,我对公司帐面上的股票和固定资产之类的不管,那是董事会和财务人员的事情,自然有专业的人员去管理,而且这部分也是不能动用的。我只关心工程师们的工作目标、工作进度,他们需要什么,他们对待遇满不满意,他们工作开不开心,他们遇到什么难处,我能帮他们什么。我也担心某项技术的方向是否对头,担心员工的士气,还担心国外的跨国公司是不是比我们做得更好。这些才是我最应该关心的!”李思明却十分认真地回答道,“而对于接受记者采访的事情,并不是我的职责所在。我是一位工程师,说的好听点,就是一位科学家,我早就说过,如果一个科学家老是在媒体前露面,那他的科技事业就完蛋了,我没有义务也没有时间接受记者们的采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