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女生频道>重生之民国岁月> 第一百五十一章 淞沪会战之反击(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一章 淞沪会战之反击(八)(2 / 2)

“掷弹筒,火力压制。”川岛挥舞着他手中那支南部十四式手枪,大声喊道。

但是楼上的火力实在太猛烈,掷弹筒手根本不能正对大楼有效地发射榴弹。而正在此时,两边的枪声也密集起来,不再是清一色的三八步枪和大正十一式轻机枪的声音,而且夹杂着大量的自动武器的枪声。

防守县立中学的是补充团的三营,而埋伏在两侧的特务营和军士营此时向正在向纵深发展的霓虹军发动攻击。

巷战人数不在多,而在于精。特务营和军士营全部都是最新的美式装备,汤姆森冲锋枪、勃朗宁轻机枪、迦兰德步枪,比起霓虹军的手中转身都不方便的三八式步枪来说,火力实在是太明显了。更主要的是特务营和军士营远非补充团的士兵能比,个个都是百战老兵,不论是枪法还是战斗经验丝毫不必精锐的熊本师团的士兵逊色,加之他们对地形非常熟悉,摧枯拉朽般的把街道两边的霓虹军向中间压缩过来。

当信号弹升起的时候,正在城楼上观察着城内进展情况的坂井德太郎十分诧异,在他眼里早已溃不成军的华军想干什么?

未等他回过味来,城外的炮声已经响起,不过并不是重炮,而是县城东南方向的那片竹林边,火力营的十八门六零迫击炮一字排开,向正簇拥着向县城进发的霓虹军的后续部队进行炮击。随之而来的是他从来没有听到过的重机枪的声音,正沿着公路向县城开进的高城联队第二、第三大队的士兵在躲避炮火的同时,在重机枪的扫射下纷纷倒地,公路上到处都是迫击炮弹爆炸的火光和士兵们的惨叫声。

而于此同时,东西两侧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喊杀声。站在城楼上的坂井德太郎可以清楚地从望远镜中看到东西两个方向各有一支身着黄绿色军装的部队正在向中间自己的两个大队包围过来,人数足有六七千人之多。

“中央军,是华的中央军。”坂井德太郎惊呼道。此时他已经来不及考虑这两支庞大的华中央军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大声向同样惊慌失措的高城守一大声命令道:“命令部队迅速向城内靠拢,占据华军外围防御工事进行阻击。马上向师团长请求炮火支援。”

当鬼子的大队人马迅速向南门靠拢,逐渐脱离火力营迫击炮的射程时,早就在望远镜中目睹这一切的李伟山下令道:“炮击,截断小鬼子的路线。”

转移到西关预设阵地炮营的十二门克虏伯山炮同时闪出一道火焰,外围防御工事的前沿早已设定好射击诸元,根本用不着试射。十二枚榴弹拖着猩红的尾焰砸在三公里外的南门前沿阵地以及公路上。

退弹壳、装弹、击发不到五秒钟的时间,第二轮炮弹已经出膛。

此时的南门前沿已经成为了人间地狱,虽然六零炮的射程够不上,但是m2的火力却是绰绰有余。12.7毫米大口径子弹的扫射无疑是非常惊人的,刚刚登陆从未见识过这种类似于高射机枪进行平射的火力,让一向以好勇自称的熊本师团的士兵们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

“妈妈”一名被数发12.7毫米子弹击中,拦腰打成两截的士兵,刚刚哭喊着叫了一声,接近着大口的鲜血从口中涌去,喉咙里发出咕咕几声,翻着白眼去见他们的天照大婶了。

十二颗榴弹直接在鬼子的人群中落地爆炸,爆炸中心的瞬间化为一团血雨,释放出来的弹片怪叫着射向四面八方,肆意收割着这群来自那个小岛上的禽兽。

退回去只有死,只能往前冲,冲进战壕,冲进城去。鬼子的军官们大声催促着士兵继续往前冲。但是随之而来的第二拨、第三拨弹群死死把鬼子拦在了前沿阵地前。

轰鸣的炮声和震天的喊杀声一直传到了七公里外,米市渡第六师团指挥部里。刚刚接到坂井德太郎已经攻击县城好消息的谷寿夫正准备向第十军司令官柳川平助报告,顿时大惊。

“师团长阁下,大事不好,坂井将军在松江城外遭到上万华中央军的包围,请求炮火支援。”一个参谋放下电话,脸色惨白的跑过来向谷寿夫报告。

“八嘎。”谷寿夫抽出指挥刀带着一阵凉意在这名参谋的鼻尖劈过,大声吼道:“命令炮兵开火。”

重炮联队慌忙再次升起观测气球,六门105榴弹炮开始反击。由于炮营的阵地转移至西关,已经超出了105榴弹炮一万零五百米的理论最大射程。鬼子炮兵只能在观测气球的指引下向竹林内的火力营阵地进行压制。尽管在射程内,尽管在观测气球上的观测兵提供了精确的射击诸元,但是八九公里的距离,炮击的精度差了很多。

黄浦江江面宽,水流急,工兵联队忙活也半夜还没有完成浮桥的架设,二十四门九四式山炮白白地等在渡口边,不能对华军进行火力压制。

“八格牙路,命令工兵联队必须在一个小时内搭设好浮桥。”谷寿夫看着搭设进展缓慢的浮桥,咬牙切齿地怒吼道。

接着又亲自拿起已经和左路军接通的野战电话,严令牛岛满迅速击溃他们当面的六十七军,快速向松江西关靠拢,解救被围的坂井德太郎。

“这支华中央军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情报机关这些饭桶全都该死。”

第一百五十一章淞沪会战之反击(八)在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