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受敌,便是直直落入了口袋之中。孟云首站告捷,已将合围线逼近阳陵,大有不将其困死便不罢休之势。
情势危急,这战报一传入朝中,便激起层层热浪,然而姜汐却隐隐有种感觉,此举是桓冲故意而为之。
他临行之前如此言之凿凿,让姜汐不得不猜测,他以奉天子之诏为名回朝,只留下凌襄与元毓对峙,刻意留下了疏漏,又给了元毓足够的时间,让他完成这次合围。
难道元毓并不怀疑?姜汐暗自思索,自然他一定也心存疑虑,然而若让他放心,只需三点。一则,桓冲与新帝不睦,他早有耳闻,姜泓诏令他回朝在情理之中;二则合围若成,即便不能一举歼灭来犯之部,也会使其元气大伤,这战果,太过于诱人;三是,他不太相信,这是桓冲以自己为诱饵的计策。
这是两个人的试探与博弈,然而不吝以身犯险,正是桓冲的作风。
姜汐将前情梳理了一遍,心中忽然明晰起来。只是这些事,桓冲从未与她说过,仅仅是她的推测。她忽然就想起梦中的情形,心中忽然一阵没由来的恐慌,更不知桓冲要将元毓主力诱出,究竟是要做什么。
只是如她这般敏锐,兼之对桓冲行事了解之人毕竟在少数。她望着身前远处陆纪背影,此时的他也是沉默而若有所思。
而朝堂之上,一片议论纷纷,那些老臣如热锅上的蚂蚁。姜汐知道,他们只是担心,若失去了桓冲的阻拦,元毓乘胜,真的打过江来又如何是好。
真是胜也焦虑败焦虑,姜汐在心中轻嗤,却听天子淡淡道:“依诸卿之见,是和是战?”
此时战况尚不明朗,尚有转机,此言为时尚早,然而自南渡之后,那些老臣便如同不抽去筋骨,只怕姜泓也看出朝中之人的怯意,才故意有此一问。
果然此言一出,殿中一片求和之言,然而真到商定议和之人之时,御座之下却沉默了。
姜汐低头望着脚下的白玉砖,这大殿如此堂皇,只可惜金玉其外,而内部已然腐朽。
她这般出神,却忽然听得有一人沉声道:“臣愿往。”
姜汐抬头,才发觉陆纪已然出列,这还是这么多日以来,她第一次听到陆纪的声音。
姜泓望了他一眼,淡淡道:“此事再议。”如此,便散了朝。
然而之后的情况急转直下,孟云不仅逼近阳陵,甚至分兵,渡江取得南郡。
这是江南失守的第一个郡,北朝大军压境,而桓冲在阳陵据守不出,朝堂之上,一片惶恐,议和之事也被正式提上了议程。
孟云虽取得南郡,但阳陵却久攻不下,姜汐知道那城中囤积了大量军备粮草,其中大半是自己筹运而去,维持个一两年不是问题,大约桓冲此前便想到了此处。而孟云之军分兵线路拉的太长,疲于奔袭,占领南郡之后倒也不敢孤军深入,这一战,互有胜负,倒也是议和的时机。
元毓也深知其中利害,两岸信使来往,最终定于荆阳议和。
荆阳在南郡上游,却是在江北,虽远离旧都洛阳,去不折不扣是元毓的势力范围,去于是这议和的人选便难以决定,既需要在朝中有声望,又需要智计胆识过人。陆纪既然自请,便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自从与姐姐换了回来,姜汐还是第一次回到陆府。
那之前熟识的蔡主薄自然认不出她,见她衣着不凡,说要拜访大公子,未多言便引着她去见陆纪。
她路过沧浪阁,发觉那里还如同她离去之时一样,甚至连侍女也未换过,碧落还同以前一般,在院中训斥那些偷懒的小丫头,不由十分感慨。只是很快到了静殊苑,便由不得她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