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这也是整个物理学界内对孤点粒子基态化的……”
“首破!”
随着徐云这番话的出口。
现场的气氛微微一凝,旋即便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声与掌声:
“芜湖~徐神牛批!!!”
“乌拉!”
“欧耶,首破!!!!”
这股氛围可不是众人为给徐云捧场而刻意装出来的姿态,而是反馈了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
毕竟一来这是众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项目组的开门红。
从玄学角度来说,无疑算是一个极佳的好彩头。
二来嘛……
也有个很现实的原因。那就是随着孤点粒子基态化的首破,即便项目组接下来没有任何成果产出,他们都稳稳的可以混到一篇中科院二区起步的期刊二作。
没错,二区起步。
如果运气足够好……
甚至可能更高!
这可不是臆想,而是有现实数据支撑的。
截止到2022年。
物理学界观测到ψ高度震荡的粒子/准粒子只有18种。
最早的是1995年的铷,最近的是2011年的激子。
这18种微粒除了锶登上了《advances in physics-x》、钙登上了《scipost physics》这两篇中科院二区期刊之外。
其他16种全上了一区期刊——其中还不乏cns那档的究极高峰。
所以如果单独讨论徐云他们今天的实验成果,一区期刊其实都不存在所谓运气好能上的说法,而是保底的囊中之物。
只是……
别忘了。
潘院士和赵政国那边发现孤点粒子的论文还没发呢。
等时机合适。
他们必然会带着徐云为共同作者,发表一篇描述孤点粒子的论文。
那是一篇必然能上cns期刊的成果,势必将引起很大的讨论度。
如此一来……
单纯孤点粒子的基态化技术就可能会被视为衍生研究,自动的下滑了一档了。
就像两支参加英雄联盟s赛的队伍,一支突破历史进入了四强,另一支则拿了冠军。
四强队伍虽然创造了最好成绩,但在冠军面前,热度必然要被分走一大半。
徐云他们此时面临的就差不多是这么个情况。
但即便如此,项目组上一区的几率也不会低于……
40%!
如此一来,众人怎能不欣喜?
第361章 永乐大典的消息(上)
实话实说。
对于绝大多数苦逼的硕博研究生而言。
单独的一篇二区二作论文,对他们的研究生生涯来说不一定有多重要。
比如有些牛批教授实验室招人的要求甚至是博士期间有三篇二区一作成果,遑论二作这种次席了。但同样。
你说二区二作有多廉价,那倒也不至于。
很多时候可能肝了好几个月,最后只获得了一个三作,或者就是三区的二作署名。
二区和三区,二作与三作,一字之差,犹如天堑。
尤其是在已经有了一定成绩的情况下,一篇二区二作的价值往往还会更高。
如果期刊能再提一档,从二区变成一区……
虽然每个院校的规则不同,但大多数对于一区二作的作者,在综合测评时普遍都可以加到十分左右——而普通期刊的一作综合测评只会加一分到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