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暮汉昭唐> 第134章 军议兑良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134章 军议兑良将(1 / 2)

第134章军议兑良将

张虞向袁术、刘虞二人作出的不同表态,诠释了什么叫灵活多变。

向袁术表忠心,为自己披上袁氏门吏的外衣,以便他得到袁氏的庇护;向刘虞的表态,则是希望其能将他视为忠君拥汉之人,以便赢得刘虞的信任。

且这番表态有为今下而思量,更有为日后而打算,若历史格局不变,袁术、刘虞分别会在荆豫、幽燕割据。二人与他无利益冲突的话,日后或会是他的盟友。

在张虞入雒阳后不久,刘宏将余者三名校尉陆续委任出来,分别由屯骑校尉鲍鸿、长水校尉淳于琼、大司农冯方改迁。

见九卿之一的大司农冯方为了禁军兵权都改迁校尉,算是让张虞再次认识到西园校尉的含金量了。

很快,刘宏针对西园军的任命颁布了下来,将八军分为上、中、下、左、右五军,另配典、助三军。

五军中,蹇硕为上军校尉不提,名望崇高者袁绍为中军校尉,资历最深的鲍鸿为下军校尉,张虞与淳于琼分别出任左、右二军校尉;另三军之中,曹操为典军校尉,助军左、右校尉分别为赵融、冯芳。

去除蹇硕为刘宏亲信外,纵观余者七校尉人选,从表面上看,几乎不含何进门人,甚至不少人与宦官存在紧密联系,如曹操、冯芳、赵融等。

至于袁绍为何会入选,其原因不难理解,无非是刘宏在拉拢袁氏,希望袁氏能为他所用,甚至往远的说,刘宏希望袁氏支持刘协。

仅可惜刘宏不知袁氏比他更狡猾,袁隗从容接下刘宏所赏赐的官职,一边又暗中与何进达成某种约定,还在私下不断拉拢、扶持张虞、孙坚等拥兵将领。

而张虞的话,在刘宏看来张虞是为他一手提拔,且常年在边塞任职,与何进联络不多,今可收为己用。

在袁氏眼里,张虞早早攀附上袁术,并将孙坚引荐于袁术,今初入雒阳便表了忠心,可视为自己的门吏。而何进因与袁氏有合作,张虞在他眼中暂时可算是亲他一派。

雒阳政局之复杂,通过剖析八校尉的人选可见一角之深浅。且不夸张地说,类似张虞这种变色龙,在雒阳中可不止他。

很快,作为统率西园军的无上将军刘宏召集八校尉入宫议事,而张虞时隔五年再次见到了曹操。

宫道上,得见黑矮披甲的人影,张虞迈着大长腿迎上,问候道:“多年未见曹君,不知安好否?”

闻言,曹操停下脚步,寻声望去,见一身形高大,相貌俊朗的年轻人问候自己,不由微眯了下眼眸,脑海里不断回想眼前年轻人的姓名,他总感觉张虞眼熟,但始终想不起来有关张虞的记忆。

见状,张虞笑了笑,拱手说道:“长社破黄巾时,虞有幸与曹君相会,惜曹君上任济南相,虞不能与君深聊!”

“哦?”

被张虞这一提醒,曹操拍了下头,猛地回忆起来,说道:“君可是王豫州身侧属吏。”

五年前,张虞还是仅立下微薄之功的小吏,而曹操彼时初拜骑都尉,二者当时地位相差太大,曹操很难将张虞放在心上,更别说张虞在五年间变化不小,曹操认不出张虞可谓人之常情。

“然也!”

曹操拱手回礼,笑道:“昔日一别不想已有五年,而张君建功于边,斩单于之威名,操在乡里亦有所耳闻。今下君与操同任西园校尉,往后望君多多指教!”

“不敢!”

见曹操记起自己,张虞脸上微笑,问道:“过往数年,不知曹君所历何如?”

曹操双手摊袖,坦然而笑,说道:“上月,操尚为白身。过往数年,操隐居乡里,春夏读传,秋冬弋猎。”

顿了顿,曹操说道:“张君数年不见,倒是愈发英武,斩杀单于,威名远播,倒是令操羡慕。”

张虞摇头而笑,说道:“尝风雪,历兵戈,其中艰辛,不足为外人道尔。若虞有选择,倒是愿效曹君隐居乡里,每日与妻妾嬉闹。”

相比曹操这些年爽过来,张虞真就是苦过来,与妻子成婚没几天,就被王霁赶去上任。之后血战轲比能,冒险斩单于,无不是张虞在用命去赌博。

换句话说,张虞舍命奋斗了五年,才有与曹操平起平坐的资格。

“哈哈~”

曹操笑了几下,说道:“今在京师任职,济安往后将能过上几天安生日子。”

行至宫殿前,张虞伸手前引,说道:“曹君年长先请!”

曹操很是热情,挽住张虞的手臂,笑道:“今殿门宽敞,何须谦让,你我同行便好。”

说着,补充道:“君若不弃,不妨以孟德称我!”

“虞字济安!”

“善!”

在与曹操闲聊中,张虞与之并肩入殿,在蹇硕的安排下,二人分坐了下来。

张虞刚坐下不久,袁绍与淳于琼便并肩而入,紧接赵融、冯芳、鲍鸿等人入内,八人依照位次分列左右。

很快,不待八人互相问好,刘宏身着镶金鳞甲,按剑入殿。

“臣拜见陛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