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政治联姻,霸府之治
六月二十七日,长安。
灞桥上,刘协坐御车驾,麾盖华贵,宫人随侍。朝廷诸卿数百人或乘马随行,或驱车而行。而董承、徐晃、刘和三将各领兵马,合有万余人之众,五色旗迎风飘扬,队列绵延十余里。观今声势之浩大,倒有几分汉天子气势。
为示人臣之道,张虞率关中文武至灞桥,拜别将东迁雒阳的刘协与诸卿。
“陛下,得赖张杨、刘备二将多月整修,城郭略有人烟,并重修宫殿。且臣虑河南凋敝,特奉粮十万石与朝廷。另大将军袁术已遣长子袁耀奉为使朝谒,另奉钱粮、绢麻,以供朝廷用度。”张虞说道。
在修缮雒阳城上,几乎是张虞一手操办,让杜畿调河内钱粮,张杨负责督建宫殿。新修缮的宫殿,张杨取名为虞安殿,似乎在告诉即将还驾于雒阳的汉室君臣,莫忘张虞会盟讨贼,迎天子东迁的功劳。
而今刘协因张虞履行诺言,准他与诸卿东迁雒阳,故刘协似乎已忘前几日在朝廷上的不愉悦。
刘协笑容满脸,说道:“卿与大将军有心了,山西羌胡、贼寇则劳卿全权征讨!”
“陛下委以重任,虞当竭力忠心以报之。”张虞说道。
在君臣虚伪语互答时,侍从见时间已至,高声喊道:“吉时已至,起驾!”
“卿止步!”
“陛下慢行!”
张虞携文武作揖拜送,说道。
“啪!”
净鞭三响,武士在前开道,铁骑护送左右,天子车驾徐徐向前。
随着天子车驾的启动,因雒阳凋敝寡有人烟,朝廷公卿不得不将家人暂留于长安。故与家人拜别之后,朝廷公卿的车驾先行出发。
送别的人群中,一名青年壮起胆子,快步来至张虞的跟前。而赵云见有人无故上前,遂大步迎上,抽出长剑,厉声问道:“来者何人?”
在长剑的威胁下,青年停下脚步,赶忙说道:“我与车骑将军有故!”
“君侯!”
赵云回头看了眼张虞。
张虞望着青年略有熟悉的面容,招了招手,迟疑问道:“我可是在雒阳见过你?”
“正是!”
见张虞认出自己,青年急忙说道:“仆生母为程夫人,昔在雒阳时,与君侯有故交!”
“程夫人?”
张虞在脑海里顿时想起旧人,问道:“令堂今下何如?”
“君侯,家母前岁受惊去世,今家中仅剩仆与家妹。”青年人神情伤感,说道:“家母去世前,曾叮嘱仆有朝一日可寻君侯!”
张虞大为感叹,说道:“令堂于我有恩,我今入长安,本欲寻机拜会,不料竟已去世。”
说着,张虞打量眼前的年轻人,大体便知其前来用意,无非是遇见困难,或是说想求份官职。
考虑到程夫人当年相助之恩,张虞沉吟了下,问道:“不知君姓名?今有何才干?”
“仆姓陈,名詹,字公章,随大儒文仪公习《左传》,粗识些经学。”陈詹恭敬说道。
“文仪公?”
张虞微微蹙眉,中原有名号的文士太多,他实在不能认全,遂看向郭图。
郭图知之不少,低声说道:“文仪公乃南郡章陵人,其姓谢,名该,研修《左传》。今虽三旬有余,但才华出众,随学门徒已有上百人。因战乱之故,滞留于长安。”
“善!”
张虞心中有数,说道:“公章既有才学,过些日不妨前往车骑府,与众士子同考学问。届时我观公章才华,择职授予!”
“多谢君侯!”
陈詹欣喜若狂,感恩戴德道。
见陈詹面黄肌瘦,张虞吩咐道:“迁居长安,恐生活不易,公章稍后可随吏员前去领些钱粮。”“诺!”